徐茂未料她的反应这么大,立刻解释说:“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出来这么久了,都没给母亲送个信,告知其下落,母亲不见我们人,肯定急坏了,我先送你回家,安定母亲的心,我呢,稍后便至。”
徐蘅抱紧她的腰,徐茂差点喘不上气,小心翼翼扭了下身体,听见徐蘅执拗道:“不要,我不要和阿姐分开,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她的声音低沉,语气却坚定,加上不知从哪里冒出的天生神力,两只强悍有力的臂膀紧紧勒住徐茂。
徐茂浅吸一口气,抓起徐蘅的衣袖,稍微往外拉了拉,留给自己少许得以喘息的空隙,她缓了缓,考虑徐蘅这般反应,不得不重新思虑一二,给徐蘅一个满意的答复。
“好,不回去便不回去吧,最近世道不太平,归途危险,易生事端,等我们这边安定好了,再将母亲接过来。”徐茂劝不动徐蘅,只得放弃事先送徐蘅离开晋州的想法,答应留下她。
徐蘅闻言,这才满意,往徐茂怀里蹭了蹭,“正是这个道理,现在到处都是流民,野兽、强盗横行,多危险啊,阿姐不在我身边的话,我害怕,而且我不想再看到阿姐受伤下狱,无人帮你,只要有我在,我就不会放任任何人伤害阿姐!”
她说得严肃认真,不过面容、声音纷纷显示出她年纪不大,还是上学读书的娃娃,徐茂不以为意。
鉴于徐蘅方才有些气恼,不好招惹,徐茂藏起笑容,顺着她的意思重重点头,轻声哄道:“这样也好,姊妹同心,其利断金,有阿蘅助我,大业可成矣。”
徐蘅骄傲抬首,然而稍微一偏过脸,面容没入黑暗,徐茂看不见时,她眼中倏地闪过幽光,声音轻飘飘,几不可闻:“这天下只能是姐姐的,谁敢阻拦你,我便替你清理了谁……”
在徐蘅的强烈要求下,徐茂改变原本计划,等候京都回应,兵临城下之际,即是生死离别之时。
颂安,杜府早早收到徐茂的消息,出门迎接,林舒娘和唐折桂也是惊喜异常,天不亮就起床洗漱,站在城门口等候。
天气渐凉,路边角落里铺就一层浅薄白霜,徐茂弯身下车,面前是急忙上来搀扶她的林舒娘和唐折桂。
“不用,我自己来。”徐茂摆摆手,拒绝二人好意,自顾自地下车,直奔主题,询问情况:“我已看过何素芬和王兴珠她们,如今已然安生住下,只剩颂安这里,路途最远,情况又不明朗,放心不下,故而急忙赶来。观你信中所述,杜娘子有心到忠义军中教书?”
林舒娘见徐茂如此挂念,感动之余,她惦记着正事,回答说:“正是,杜娘子和离归家,饱受流言蜚语,终日郁郁寡欢,心存死志,属下私以为,杜娘子才情出众,不该埋没,落得如此结局,这才斗胆禀告元帅。”
有林舒娘帮忙说话,一旁的薛灵和杜公松口气,心下安定,上前拱手作揖,拜见徐茂,简单寒暄客套一番,嘘寒问暖,半侧身体邀请她入杜宅详谈,边走边将自家女儿的事情同徐茂说了。
薛灵拭泪,强忍悲声,走在徐茂右手边,微微落后两步,她诚恳请求道:“元帅,小女不用元帅格外照顾,只需管她饭食,有份活计过日子即可,请元帅收留,允准她跟随忠义军同行。”
她无奈地叹息几声,满脸愁苦,“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平安。我想,她多跟忠义军里侠义赤胆的娘子们接触接触,感染军中优良作风,增长见识,或许可以开阔心胸,从过去的泥沼里走出来。”
“元帅忧国忧民,救民于水火,我虽是一介后院妇人,可也崇敬元帅义举,感念元帅恩德,心中万分触动,愿捐赠藏书万卷,供忠义军尽情阅览,读书明礼,更多地造福百姓!”薛灵停住脚步,朝徐茂深深躬身。
这个时代背景下,书籍贵重,诸多人家以藏书多少作为权衡富贵标准之一,世家逃亡宁愿丢弃所有家当,也放不下书册,推着装载书卷、万分沉重的车逃跑,书就是命。
薛灵愿意献上万卷书册,可见她决心之大,她豁出命了都要把自己女儿送进忠义军里。
如此架势,徐茂震惊地张大眼睛,她快步扶起薛灵,忙说:“使不得,薛娘子,您这份礼,太重了,不成,我不能收。”
徐茂佯装为难,蹙眉道:“不是我不想留杜娘子于军中,而是我们有规矩,加入忠义军必须通过考试,无论宾客幕僚,还是普通士卒,大家全要接受测试、考查。”
“杜娘子想在忠义军中教书,首要也是做题初试,而后面试,这绕不开的,倘若考不过,恐怕难以服众……但宾客考试,来的人数不胜数,真正考过的唯吴洪英一人,杜娘子她可以接受吗?”
她先跟薛灵讲清楚前置条件,故意加重语气,吓唬吓唬。
薛灵听了,登时合掌叫好,激动道:“这样更好,元帅不知道,我这个女儿疑虑多,事情未成以前,经常自己吓自己,但偏生性子倔强,容不下败绩,尤其考学一事,她若考不过,必定着自个儿继续考,适时心思全转移到考试这里,没时间想以前那些污遭事儿,这个计策甚妙!”
徐茂嘴角不禁抽了抽,听上去这个杜娘子像是一级退堂鼓选手,但她真正做过一件事,并且没做好,骨子里的完美主义倾向又会发作,她不允许自己失败,继而坚持不懈地将事情做到心理预期才肯罢休。
仅仅埋首教育事业的话,不涉及大业方向的话,其实不是不能接受。
结合薛灵的意见,徐茂思索道:“这样,我安排一下,请杜娘子前来应考,如若能够通过,我便命她在军中教学授课,没有通过也不必气馁,回去悉心学习、钻研,明年再考。”
不管怎样,做一张性格测试表,她对杜娘子的去向安排大概就有底了。
薛灵明晓徐茂态度松动,大喜过望,坚持要捐献书册,谁拦都不行,跟徐茂推拉三百回合。
最终徐茂惨败求饶,接受薛灵的这份心意,得到万卷书籍。
徐茂和亲卫暂在杜家歇脚,其余人安置外面,晚间吃过饭,徐茂检查林舒娘进度,发现她规规矩矩,没有一丝一毫大展拳脚的迹象,徐茂长舒一口气。
林舒娘是个靠谱的,可堪大用。
*
晋州、江州落到徐茂手里,周斐仁等人一路奔逃,吸风饮露,衣衫褴褛,害怕徐茂追上他们,杀人灭口,中途更是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艰难赶赴京都。
好不容易望见京都城门,周斐仁脏污的脸展露笑容,嘿嘿笑出声,高悬的石头总算落地,他兴奋地冲上前,准备进去通传关于徐茂的事情。
却在这时,他半只脚都没有迈过城门,便被守卫拦下,守卫枪戟锐利,顶端泛白光,横在周斐仁脖子前,十分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