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国安会介入调查,这个倒是正常程序。
阮文没什么好怕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罗嘉鸣。
……
欧文第一次踏足中国,他是来签约的。
阮文那边已经把事情报备上去。
专利的所有者是她,想卖给谁是她的自由,不过自由也是在限定范围内的。
阮文选择上报商业厅,把主动权交出去了一部分。
黄主任震惊了,他的第一个念头,是阮文当年两万块卖给自己的《简要》。
和这一千万美元相比,那两万块,可真是良心价啊。
王省长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毕竟他承诺给研究所时间。
如今413所迎来转机,于情于理王省长都要露个面。
再者说,谁会嫌政绩少呢?
一贯都是国内购买国外的生产线
,动辄耗资几亿。
如今竟然能看到回头钱,这着实不容易。
这是一个好事情。
不光是阮文和研究所的事,更说明他们省,说明省大具有科研竞争力。
人才能带来钱,这是多好的一个宣传点?
商业厅、宣传办、省委办公厅,忙得不亦乐乎。
从省里到中央,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个月,阮文成为了国内最红的一人。
对外开放,不止是欢迎国外的技术到我国安家落户,我们的技术也可以走出去,赚来外汇。
有《人民日报》的“盖棺定论”,阮文从北山大学化学系大三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先锋。
官媒的定论,让省里一干人等都放了心。
一等功再加上国家认证,阮文的下半辈子是不用发愁了的。
……
阮秀芝最近成了大忙人,季教授的一句话,让大家伙都知道,她是阮文的姑姑。
首都有不少媒体来采访。
出国留学的儿子,研究发明带来巨额外汇的侄女。
如何培养出这么两个优秀的孩子?
阮秀芝哪里会应对这些媒体?
好在季教授把人都给拦了下来。
只不过学校这边能拦着不让进,记者们换地方去蹲。
打听到她住在北池子大街,直接去那边问,然后蹲守在四合院门口,就等着阮秀芝回家。
不过左等右等,没能等来。
季教授要去一趟西安考察,顺道带着阮秀芝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