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厅过来能有什么事?
无非是……削减预算。
助理问了涂宝珍一句,进去给她拿钥匙。
至于陶永安和阮文,则是很不凑巧的结束了这次研究所之行。
涂所长的情绪不太好,即便是能见他们也不见得能说出什么。
回去的路上,陶永安一脸的歉意。
“对不住啊,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阮文有些心不在焉。
她当初对这个年代的了解,有部分工作上的原因,毕竟大学哪个专业不都要讨论专业的起源,聊一聊发展史呢?
另外,那就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一些故事。
改革开放需要抓经济发展,那些像油耗子似的吸钱的项目自然能舍就舍。
军工下马,这几个字充斥着整个八零年代。
只是阮文以为,还要再晚上一段时间,起码不是今年。
她很快又是想明白了,政策的制定并不见得会第一时间告诉老百姓,等国民都知道,这件事已经进入了尾声。
军工类的项目何其多?大概413研究所被第一螃蟹了。
她能做什么呢?
阮文有那么一瞬间的无能为力,她想要改变些什么,可又能做什么呢?
正往外走着,研究所的小红楼传来一阵怒吼,“我不同意,信不信我去天安门哭主席去!”
阮文回头望去,看到涂安国所长站在那里,身旁是一个灰色中山装的人,一脸的无可奈何。
“老涂,这是政策。”
“屁政策,老子不信!”
413研究所的所长粗暴地轰走了人,气哼哼地回了去。
陶永安看的懵逼,“这是怎么了?”他看像阮文,看到那向来张扬着青春活力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时。
年轻人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阮文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阮文的确知道些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跟陶永安说,“你要不去图书馆找报纸,看一下最近关于财政方面的新闻,或许能看出些什么。”
财政?
陶永安对这个还真没那么上心。
阮文给了提示,陶永安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你是说,引进外资,
研究所什么的很可能没经费了?”
“你没发现和美国建交后,很多人都想出国吗?”
崇洋媚外的是人,人的想法左右了很多事。
比如买外国货。
“引进外资很可能冲击我们现有的研发,有了现成的技术,怕是财政上对国内研究所的投入会削减。”
阮文很清楚这件事,但也只能用陶永安听得懂的话来解释,“不然,涂所长怎么会那么气愤?”
“不能吧。”陶永安有点慌,“那我们的研究怎么办?”
他们的研究进展缓慢,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纤维棉的替代物,如今正在进行机械上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