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吕留良文坛上的名声显然不足以让一位帝王记住他,至少不足以让一个皇帝时隔几十年还能这么顺利的想起他。
真正让康熙对吕留良印象深刻的原因是……这个人其实当过官。
是的,别看吕留良是个反清复明分子,但实际上,这个人还真在清朝的时候考过科举,吃过爱新觉罗家的饭。
额,大概原因就是,吕留良因为自己的一些不当言行惹来了当权者的注目,为了避灾,他不得不借助了一回读书人的特权,在顺治十年的时候考取了秀才,这才成功的躲过了那场灾祸。
等后来,这场灾难彻底消弭之后,这份特权的可利用价值也彻底消耗殆尽。吕留良也就顺理成章的挥手告别官场,潇潇洒洒的走了,只剩下了被渣男欺骗感情的康熙站在原地怀疑人生。
对方离开时的那个潇洒劲,给当时还年幼的康熙留下了莫大的阴影。
以至于他现在都七老八十了,还能这么快记起对方。
他捏了捏眉心,对着一直表情严肃的老四招了招手:“这件事情你去处理,不过,虽然这人确实言行不端,但也到底没来得及酿成什么大祸,听主播的意思,后世人对文字狱似乎也是极不满的,既然没出什么乱子,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收了那吕留良的手稿,再将他的子孙儿女口头告诫一番,如此也就罢了。”
老四不稀罕名声,但他还是在乎的。
听主播的意思就能够看出,后世人对于文字狱这种事情似乎是……不太赞同的,既然这样,那哪怕是为了他在后头的名声着想,他也得放吕家人一条生路。
更何况……
“朕也一直在关注吕留良一家,”康熙跟儿子说了点实话,实在是曾经的童年阴影太大,再加上江南地区的文人又一直为反清复明输送有生力量,所以他一直都非常关注,甚至还把自己的两个奶兄弟都派过去盯着,“吕留良的子女,没几个能成气候的,都是些普通人,真正继承了他的思想学说的,无非就是他的那两个徒弟,吕家人实在无辜,就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胤禛沉默了一下,权衡利弊一番,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
季驰光:“这个案件因为牵扯的人数过多,又涉及到了最为敏感的反清复明之事,所以,雍正给吕留良的子孙和学生下了极重的判决。”
雍正皇帝自己也委屈啊。
他在这边辛辛苦苦的改革,结果居然惨遭捅刀,甚至还被人罗列出了所有的十大罪状——换谁谁不生气?
“吕留良本人以及他已经去世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学生,全部被开棺戮尸,枭首以示众。”
“他活着的另外一个儿子和另一个学生,则被判了斩立决,送他们一块儿在地府团聚。”
()“吕留良剩下的子孙们全部流放到了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这些其实都不算出格,毕竟造成了这么大的乱子,又事关文字狱这个清朝皇帝的死穴,雍正这么判,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真正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雍正皇帝对两个主谋的判决。”
【二凤:说实在的,其实吕留良的诗稿中,真的有明确的反清复明思想的其实并不多,据说当时岳钟琪一时半会儿甚至没读出哪里有反清思想,还是张熙给他指出来的,结果好嘛,吕留良这个死了几十年的人都从地里刨出来了,那两个主谋反倒活的好好的。】
观众们:……嗯??!
居然还活着?
怎么回事?那两个难道不应该是第一个被砍头的吗?
吕留良的儿孙们不是被砍就是被流放,怎么这两个主要涉案人员还活得好好的?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潇湘水断:毕竟,这两个人骨头软得厉害,四大爷那边才刚动手,他们就全招了,如果留着他们,那就是活生生的招牌——证明皇帝的仁慈,证明坊间流言的虚假,证明皇帝……得位极正。】
胤禛垂下眼睛,深思片刻,最终还是认可了另外一个自己的处理办法。
确实,这样的贼人,虽说千刀万剐都不能解了他的恨怒,但是,留着他们,让他们对于那些同样不了解皇家秘闻的百姓们宣讲皇帝的慈悲心肠,确实有很大的好处。
此时还很年轻的四大爷,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昏招,反倒叫他被人耻笑多年。
季驰光嘴角一抽:“四大爷的这一招……唉,只能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胤禛一愣。
什么意思?
刘邦努了努嘴,大笑了一声——他就知道自己没猜错。
季驰光:“从康熙去世一直到曾静案爆出,关于雍正皇帝得位不正,乃是谋权篡位之人的流言,一直都喧嚣尘上。”
“有说他毒杀了自己的父亲的,也有说他是夺了弟弟的皇位的……总之,这些流言困扰了雍正很多年,曾静案,只是给了他一个爆发的契机而已。”
“大概是烦不胜烦,雍正决定一次性结束这件事情——他将曾静的口供和忏悔,总结为一本《归仁录》,又结合了当时民间的一些流言,将自己的辩驳之语写下,共同合成了一本《大义觉迷录》。”
说到这里,季驰光的眼中不禁带了笑意:“别看这本书光听名字很迷,在后来也没有通用流传本,但是,这本书可是当年的指定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