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棣此时虽然还没有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但也不见丝毫怯懦,他高声朗道:“父皇,大哥,虽然我是主帅士卒是我的部下,可我们还是同袍啊,世上岂有丢下同袍独居后方的道理?”
-----------------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看着神迹中朱棣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的景象,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顿时心生期盼“克明啊,朕觉得自己还不算老,你说……”。
才说到一半,他的话就被杜如晦打断了:“不,陛下,你不想。”
身旁一众大臣也纷纷点头。
自己带头冲锋,虽然看起来很爽,但看看也就可以了,我大唐优秀将领可不少!
李世民被打断,有些怏怏不乐,不过也知道自己是一时兴起。
他身为帝王般的敏锐,让他想起了另一件事:“众爱卿可知,这火器是何物?听名字似乎与火箭有关?这可是在与朱棣的战争中发挥了大作用,咱们也可以效仿。
神迹中,虽然火器的身影一闪而过,但终归被许多人看到了,战场经验丰富的他们,一瞬间意识到了此物的价值。
神器中的火气看样子大约有两种,一种是一个人拿着的细长的筒状物,中间有部分凸起,用火点燃长筒状物连接在外面的绳子,就会发射出疑似铁弹的小球,另一种则是守城用的,体型更大,也是长筒状,也是点燃绳子,二者威力都不一般。
房玄龄带头先说道:“可遣人寻找相关的匠人,再让工部先从外形开始仿制,相信会有不少成果。
长孙无忌在一旁补充道:“臣看到这火器的发射物是从前方填充,先从民间寻找,必然也有不少能人异士看了神迹,或许能有新发现。
李世民全都同意了,大手一挥当即将政令颁布了下去:“第一个研制出火器者,赏千金。”
-----------------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了汉朝,无论是刘邦还是刘彻都颇为兴奋,文臣武将们亦然,虽然他们没有用过,但在光幕神迹中,此物在战场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他们还看到另外一种火器,可提前埋伏于土地中,威力可比地刺大的多了去。
他们是已经统一了,可外族蛮夷却也一直在虎视眈眈,他们对这种威力强大的火器的兴趣可不比明朝小。
-----------------
【今年为第三年二月,朱棣整顿兵马,再次率军南下。三月于夹河,与盛庸再次相遇。】
【这次双方都打得分外眼红,起初都拼命战斗,各有胜负。后来突然刮起了东南风,燕军乘风杀敌,盛庸大败,损失数万人。】
【朱棣乘胜追击,于藁城与平安军再度激战十余日,斩首六万余人,将领平安,吴杰逃回真定。】
【这两次战役的大胜,彰显了燕军的赫赫威名。此后,更多的人开始主动倒向燕王。】
【然而,燕王的人太少了,随着燕军屡战屡胜,这个弊端越来越明显。】
【因此,朱棣决定直接南下,直取京师。】
【不少被建文帝罢免的官员纷纷投奔燕王,为他带来最新消息,京师空虚,眼下正是好时机。】
【十二月初,朱棣再次率兵南下,这一次他将直取京城,完成自己最后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