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黄河,又与黄河北岸的军事重镇枋头擦肩而过,终于,数日之后冯遇春与蔡弘毅等领着各小部军官汇合。枋头是赵国在黄河北岸扎下的一根钉子,这里屯驻了重兵!而在枋头与邺城之间,堪称一马平川。
汇合之地是邺城郊外一座大庄园,各小部是在两天之内陆陆续续抵达这里的。这座大庄园明面上挑不出什么问题来,主人是依附于一个赵国大贵族的大商人,这座庄园算是安家之处。而实际上,这里是秘阁情报人员掌控的!
冯遇春部落脚这里之后,就有这边的情报人员向他们说明邺城之中的最新情况,夺嫡政变还没有尘埃落定,城里局势紧张的很呐!对于冯遇春部如何杀进城,在这里布局很久的情报人员有一些建议——因为金敞驱赶,邺城的驻军不多,但也不会比冯遇春部少,而且都是金敞的亲军精兵,直接打是很难的。
所以得‘智取’。
“将军既是从边境来,不如干脆冒用石秋部的名号,左右对石秋部十分了解,也不容易露出破绽。”情报人员给出了十分巧妙地建议。
石秋是守边大将,他一个不姓金的人可以安插到这个位置上,就在于他是一个‘纯臣’,一个真正的聪明人!他从来只管安分守己地打仗,不投向金察的任何一个儿子,自然也未投向金敞。
但石秋就算是聪明,也拦不住依旧有人对他各种怀疑。此时冯遇春部自称是石秋部,又说明自己是那一部分的,弄出一种边境听说邺城宫闱喋血之事,便人心浮动的假象。仿佛是石秋与部下意见不合,石秋愿意呆在边境‘静观其变’,部下们不见的人人愿意啊!
这些不愿意的人与石秋分裂,一部分人跑来邺城勤王了!为的是混一场泼天富贵!
至于说石秋对部下的控制力差到这个地步,这样就让部下分裂,会不会难以取信于人。只能说,这种事不怕有破绽,只要对方的人心有可以钻的空子,破绽也就不是破绽了——人家可以觉得这番说辞就是骗人的,说不定来的人都是石秋的,只是事情不尘埃落定,石秋很狡猾,是不肯将自己的腹心亮给所有人看的。
一件事,只要愿意相信,总能找到理由。
假冒石秋部来勤王,这是很有好处的!简单来说,城里面的抵挡之心会弱很多,毕竟大家也算是‘自己人’了。另外,就是一些不愿意拥护金敞,但迫于起淫威,不得不屈服的人,包括如今还没有死的姓金的宗室们,他们肯定愿意这些‘勤王忠军’进城,改变局势啊!
这些人看起来没什么本事,被金敞压得死死的,但人家到底是邺城的‘坐地户’。不搞明面上的大动作,私下串联小动作什么的,真是防不胜防,金敞都没办法禁绝这些到时候这些人里应外合,联动外部的冯遇春部,帮着开城门都是可以指望的。
“要紧的是,须得一战而胜,不能耽搁,否则的话回过神来,四方大股兵马前来支援,到时候就是孤立无援,插翅难飞了!”听情报人员说了很多,蔡弘毅如此总结了一下这次行动的要诀。
一个字,快!
第401章
邺城之中,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头百姓,发现自己被围时,都是懵逼的这很正常,他们的注意力本来都被正在上演的宫闱权谋大戏给吸引了。谁曾想一回头,天降神兵,就被围了呢。
而且这些‘天降神兵’还很不讲道义,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来历,乃是边境石秋部,是来清君侧、守护王上的,然后就准备起攻城来。说实在的,城内确实一下被搞懵了,就算觉得这些兵马的来历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也没有想到这是从南朝来的兵马。
这是真正的思维盲区孤军深入赵国腹心,这可是一万多人马啊!又不是一小伙斥候,还能风过水无痕。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那些地方的人是死绝了吗,怎么没有相关奏报报上来?
而冯遇春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个,除了他们避开了重要城池,就连普通的人烟聚集处也是尽可能躲开外。也有当下赵国本身诡谲局势的原因,当下金敞要当皇帝,可金察自有太子!金察其他诸子,他能软禁就软禁,能杀就杀,可太子就不是那样简单能处理的了。
金察横刀立马、草创赵国,好歹也是一代枭雄,不可能人一死,一个忠心他的人都没有。总有一些人忠于他,要拥立太子。还有一些人,则是‘正统派’,有太子当然拥立太子登基,金敞在他们看来就是乱臣贼子!放任他肆意下去,赵国又要步大夏、大周、汉赵等的老路了!
有这些人在,金敞再是残暴,也不好直接搞掉太子了。他有一身胡人气,爱杀人、曾锤杀大臣、曾宴中传看美人头没错,但他终究已经不是真正的胡人了。当下乱华者,说是胡人,实则汉化已久!完全没有汉化的异族,竞争力太差了,根本没有参与这大争之世的资格。
而一旦经过汉化,就有了最基本的妥协意识,在政治问题上不可能蛮干。考虑到今后还要通过这些人来施行统治,金敞终究也得暂时按捺。
总之,眼下建邺城中就是太子登基,成为新任赵国之主,名义上的。而金敞不断加封各种尊贵的头衔,在一旁虎视眈眈——新的赵国天王存着万一能安抚住堂兄的幻想,而金敞却只觉得不耐烦!
他都打定主意要做天王的人了,还在意太尉、太傅这些头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