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就是这样,你要找理由说不可以,那理由到处都是。可要是找理论支持说可以,那也不会差一点儿理论支持。
谁的话能成为‘共识’,全看那一派更有权力罢了。
齐翔本身正为这事焦头烂额呢,得了大将军支持,事情立刻豁然开朗,也是大喜!
“本以为主公请封‘大将军’之事会惹怒大将军,却没想到大将军如此通情达理。”慕容护是慕容光的侄子,但他并不像鲜卑人,他的母亲就是汉人,他从小读汉人的书,和汉族儒生没什么不同。
说道自己的伯父请封‘大将军’他还有点儿尴尬,但又不能说什么毕竟伯父刚在战场上击退来犯的赵国大军呢!那可是不可一世的赵国大军!这种情势下,大概觉得冒犯一下南国一个‘大将军’也没什么吧。
不成就不成呗,对方也不能割着大片中原土地来找他麻烦。可要是成了,那不就赚了嘛!
齐翔微微一笑:“许大将军性情温文,这是在北地都有所耳闻的。”
这其实也是马后炮,若真的不觉得此举会得罪许盈,他们来到建邺之后,拜见朝廷之余,首先就应该去拜访许盈才对!毕竟,这位许大将军明显比传闻的,对这个国家的掌控更深呢!
有些事,他们人在北边,始终如同雾里看花,看不分明。许盈成为辅政将军,独霸朝堂,这是能够知道的,但他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这谁也不知啊!更多人是以过去的经验做的判断,以往也出过厉害权臣,以臣凌君的事在史书上也不是没有在南国以外的地方,很多人想象许盈最多也就是那样了而已。
再者,许盈入主京口,实际操盘南朝也才三四年罢,一开始做事之初,动静也不大,真的显现出那些事的威力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而以此时的信息传播速度,一两年远方土地上发生的事,还不是军事相关的,能不能为人所知还两说呢!更不要提真正明白其影响了。
有了这件事,齐翔与慕容护安心之余,也迅速写了拜帖,封好了礼物,送到了京口。
不用担心许盈怪罪的话,那拜访一下这位就很有必要了。
齐翔和慕容护来南朝之前,虽然知道许盈其人,却不见得多重视他。简单来说,他许大将军再厉害,鞭笞的也是南国天下!关他们这些在燕地慕容家做事的人什么事?若真有一天要格外看重这位大将军,那也是鲜卑灭赵国,平定北方,要南下灭周时的事了。
但话又说回来,如今天下时局变化的快,哪怕真有那一天,谁知道许盈这个权臣还在不在!好一些的,人家自己登位了,坏一些的,说不定已经身死。
第398章
齐翔和慕容护等鲜卑部使团的人,是在来到京口后的第二日见到许盈的。这当然不是许盈故意要晾着他们,而是当日接见本来就不合适,总得给人休息、准备的时间不是。
等到真的被引入大将军官寺后的宅邸时,齐翔和慕容护等人是有点儿期待的不管怎么说,许盈确实是如今南北卓有名望之人。这里的名望说的不是许盈位高权重,是南朝辅政将军。事实上,这年头连‘皇帝’都不稀罕了,到处是为王称帝之人,一个权臣而已,算得了什么?
哪怕因为南朝是汉室正统,这个权臣的含金量稍微足那么一些,也就是‘一些’罢了。
权臣到处都有、年年都有,已经不稀奇了,像许盈许若冲这样文名响彻海内,文字被所有人知道的,这才稀奇呢!齐翔和慕容护这样活动在辽东辽西的读书人都能背诵许盈的许多文章呢!
若不是许盈还是太年轻,如今又做了权臣,多少有些损害‘清名’,‘文宗’之名怕是都要落到他头上了。
另外,和‘汝南麒麟儿’文名一起传开的,还有其人的容止、言语、风度,江东风俗向来重人物!而他甫一入建邺,就为时人所重,且传出了种种轶事——‘满目琳琅’说了他,‘玉人’说的是他,‘萧肃雅量’说的还是他
江东重人物,其他地方也重啊!各地对‘名士’的追捧是一致的。而且若不是社会风气如此,江东一地也不可能行程这样的风俗。
齐翔、慕容护等人,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忧虑,忧虑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倒不是说许盈欺世盗名,只是那样大的名头下,真人只要差了一点儿,就会让人觉得期待落空了。而按照传闻的夸张程度,实在很难想象,真有人当得起那般评价。
不过,这种心态也就维持了一会儿,真见到许盈之后,也就消退的差不多了。
齐翔与慕容护拜见过许盈,之后又在建邺羁留了半年左右,一方面是喜爱建邺风物,另一方面也是结交江东人物,不管将来怎么说,眼下多搭上一些人情线总是不会错的——其实也是这一趟比想象中的顺利了不少,预留的办事时间就空出来了。不急着回辽地的话,自然就留下了。
建邺虽然是南边,在世人眼里不会比辽地强多少。但事实却是,辽地苦寒,如今这时代发展起来挺难的,相比之下,同样是‘生地’的江南就好多了。至少适应湿热气候之后,这里发展农业的水热资源明摆着比中原还强呢!
之前江东地区就发展的挺好的,比辽地要繁华很多。后来朝廷南渡,建邺又迎来了一波开发潮。等到许盈主政,手工业、商业、农业齐头并进,此时的建邺就更没法说了!也就是时候还短,建邺的情况没有传开,不然建邺压倒中原大城的事就不会少有人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