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综名著] 和盖茨比双双暴富后 > 第271章(第1页)

第271章(第1页)

几秒之后。

“我成功了!”一声欢呼从史密斯家传出,“我有工作了!”

……

《洛杉矶日报》:“布朗特集团招聘会抵达最后一站洛杉矶,将提供三百八十多个临时及正职职位”

《纽约时报》:“优活超市于全国再增设十家分店”

《芝加哥快报》:“布朗特集团逆市而行的秘诀——集生产及行销于一身”

这一个月,报纸的头条几乎天天都跟布朗特集团有关,英国的《太阳报》甚至取了这么一个夸张的标题:“伊莎贝拉·布朗特是美国的救世主”

说是救世主实在夸大了,但是说布朗特集团养活了成千上万个家庭,却一点都不夸张。

在这次的大型招聘会里,布朗特集团提供了上千个职位,虽然当中有不少都是临时性的,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何况布朗特集团并没有因为现在市道不好就打压工人,给予的报酬还是不错的。

有工作之后,他们的消费能力自然提上来了,因此最先复苏的是零售业。

商人有收入了,公司便不再裁员,保住了工作的人们又把资金投入市场,如此循环,市道逐渐走出低迷。

虽然这种复苏只在部份城市和地区发生,仍然许多人在失业,但这小小的改变是经济环境即将转好的先兆。

在1931年至1932年之间,失业率放缓了零点几个百分点,这听起来很少,可是想想美国的人口有多少?零点几个百分点已经足够的多了!

不过经过了“黑色星期二”的教训后,大家暂时都不敢重返股市,还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因此股市依然持续低迷。

伊莎贝拉为了把生产链搬到美国来而投入了很多资源,起初的确入不敷收,可随着零售业的复苏,慢慢就收支平衡了,她在这期间把业务扩大了好几倍,只要给她时间,等这种自给自足的营运模式走上轨道后,她将会赚到比现在多好几倍的钱!

更重要的是,她把布朗特集团打造成一个深入民心的品牌,有着良好的口啤,以后还用愁没生意做吗?

经过媒体的彩虹屁洗礼(当中有伊莎贝拉的公关成果),布朗特集团被塑造成国家英雄的形象,在经济衰退的时候站出来扶国民一把,更有报纸狂放豪言:“如果伊莎贝拉·盖茨比去竞选总统,我敢担保她能得到至少三成的选票!”

而且很多企业和机构因为受到舆论的压力,纷纷赞助了布朗特集团的兑换券计划——他们被骂平时赚了市民那么多的钱,国家有难的时候却当缩头乌龟自保其身,便只好捐点钱做做样子,好挽回一点声誉。

所以盖茨比本来都做好了会亏钱的心理准备,结果这一进一出,最后竟然没亏多少,布朗特集团却赢尽了掌声。

第140章轶事

◎被世人仰望。◎

01

伊莎贝拉在时装界有很多敌人,也有很多朋友。

也有的,是亦敌亦友。

例如可可·香奈儿。

同样作为享有盛名的女设计师,两人时常被一起比较“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女设计师”——虽然在伊莎贝拉看来,特别指明“女设计师”实在没什么必要。

如果你问法国人,那么他一定回答是可可·香奈儿;如果你问美国人,那么他也一定回答是伊莎贝拉·布朗特。

所以其实压根就没什么好比较的,时尚本来就是比较主观的东西,不可能真的统一审美。

而且她们着重的范畴也不一样,伊莎贝拉重商业,香奈儿重艺术,希莱尔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品牌了,可香奈儿的艺术价值也会随着时间而越发被人看重,在百年后谁的品牌能更胜一筹还真说不准。

不过伊莎贝拉和这名传奇设计师倒也不是外界想像的那么拼个你死我活,事实上,她们是在巴黎碰上了会一起去喝杯茶的关系。

两人能够和平共处,主要是因为伊莎贝拉对香奈儿没什么斗心,在她心中对方早就是时尚界的殿堂级人物了,跟她一起跟茶都会想给她倒茶的那种,从没有那种想超越她或者取代她的野心。

伊莎贝拉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为何设计师之间一定要分出个高下呢?时尚界本应百花齐放,欣赏不同风格之间的差异,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竞争对手踩下去。

而香奈儿也不觉得伊莎贝拉这个后起之秀会防碍自身的事业发展,倒不说,正因为有伊莎贝拉的横空出世,时尚界才能在这短短的十年间进步得那么快——二十年代初,女性穿裤装还会被视为不守妇道,可现在却是前卫的表现。

巴黎成了伊莎贝拉的第二个家,去年她在这里买了一套公寓,而巴黎的雅典娜酒店成为了她们聚脚的地方。

“你的儿子已经在上学了吧?”香奈儿问。

“是啊,克里斯真的长得很快。”伊莎贝拉叹气,“他前几天还跟我说在学校里有喜欢的女孩子,好像昨天在说要娶妈妈,可是今天已经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了。”

香奈儿听见她抱怨的语气便轻笑,可笑着笑着,嘴角缓缓放平。

伊莎贝拉的年纪比她小,却拥有了圆满的家庭,而她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归属在哪里。

她有过数段感情,却没有一段能够开花结果。

伊莎贝拉对别人的情绪变化一向很敏锐,她看见香奈儿垂下了眼眸,便知道她陷入了某种情绪当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