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第755章 早已经脱离了赚钱的低级趣味(第2页)

第755章 早已经脱离了赚钱的低级趣味(第2页)

但如果涉及到一个能给国家带来诸如白天鹅轰炸机,高性能导弹,甚至F14战斗机的神秘且友好的组织,那就值得博弈一下了。

香江的现代化水平不比日本大多数城市差,所以香江电影如果能正常在此时的国内播放,那效果绝对杠杠的。

他现在的女人已经够多了,真心不想再沾花惹草了。

红光电影厂只是个刚成立不久的小厂,如果只有红光电影厂出品的电影,才能享受单独分账模式,那在国内整个电影市场来讲,影响真的不大。

再说了,曹志强现在也真心没那种想法。

问题来了,中影公司作为国企,收了钱之后,会把大头上缴国库吗?

答案是否的。

这样一来,表面看,这家企业的支出很大,纯利润不多,很多不光是持平,甚至还要跟财政要补贴。

换言之,单纯票房分账方面,中影公司就拿了最大头。

毕竟按照正常逻辑,一个小电影厂,你就是天天拍,又能拍多少电影?

就以程龙的电影《A计划》吧,在香江的票房收益不过是两千万港币,如果引入内陆市场,一亿RMB的票房应该是跑不了的。

要不然的话,后来也不会出现大量的录像厅了。

没错,这样一来,就等于他控制下的红光电影厂,垄断了国内电影的分账发行渠道,这对国内电影的吸引力先不提,但对境外电影的吸引力,绝对超级高。

比如最流行的方法,就是增加支出,增加福利。

话说回来,中影公司这种企业,虽然不是某个地方政府的企业,但却是某个部门的势力范围,依旧有点尾大不掉的意思。

因此,这时期的国企改革,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打破区域垄断,重建中央权威。

一亿票房难吗?目前的国内来讲,是有点难度,但如果电影质量好一点,五千万RMB的票房绝对很轻松。

比如红光机械厂的这次整改,或者说裁撤,其实就是大环境下的一个牺牲品。

毕竟取消一个个孤立的国企,统一到机关领导下,等于打破区域垄断,重建国内统一大市场。

但如果能因此拍出战争大场面,就算不在国内发行,只拿出去上国外发行,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反正增加了支出,增多了部门,不光可以增加工作岗位,解决更多就业问题,关键这期间也增加了好多领导岗位,其间的猫腻自然就多了。

以后但凡是境外电影想要在国内发行,估计都会找红光电影厂了,毕竟他能给的好处更多。

人数一多,先不说精力够不够,时间够不够,就是他的肾,那也受不了啊。

简单来讲,就是国企的交钱比例问题。

还不就是国内一直不让正常播香江电影,导致他们只能通过录像厅的方式,来偷偷播放香江电影的录像带吗?

如无意外,国内真正开始放弃垄断,初次尝试电影分账,还真就跟一部香江电影有关,那就是后来的一部香江电影《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反正在曹志强前世,这部电影,是内地第一部以票房分账来进行影片结算的电影,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依旧有中影公司统购统销,买断发行权。

如果没有纯利润,那么哪怕你流动资金再庞大,也不用交税。

这么说吧,如果香江目前的优秀电影能引入国内正常播放,而且没有限制,五千万RMB的票房,并不难。

就算曹志强以后正经的花重金拍电影,以他的见识跟才华,也绝对能赚的盆满钵满。

原因就是机关干部的收入低,不如国企职工收入高。

你像高仓健的那个《追捕》,比起《A计划》这种电影,那就差老远了。

就算要拍辫子,曹志强也更想拍辛亥革命之类的题材。

过去,国内问题很多,一般来说,不会为这种小事儿而进行高层博弈。

这又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了。

只不过呢,中影的实力太强了,除非某些上层进行博弈,否则想改变这个现状,真的很难。

如果以红光电影厂的名义,引进境外电影,或者干脆以合拍,或者合作投资的形式去搞,那境外电影就可以直接通过红光电影厂,在国内发行。

别人只要算一算账,肯定乐意跟红光电影厂合作。

对比香江电影最高不过四千万港币的票房水准,内陆市场才是真正的宝地。

至少,要让他控制下的红光电影厂,进行第一个分账模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