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启亲王,下至公,侯,伯,子,男以及各官府的女眷纷纷前来吊唁。
荣宁街一片雪白,来往的都是各品级的官轿,各种轿车不下百余乘。
出殡队伍连前面的仪仗,浩浩荡荡,就摆了三四里长。
走不多时,路上彩棚高搭,设席摆宴,笙乐齐鸣,都是各家路祭的。
头几棚是各家郡王设的祭,第四棚是北静王府的。
当年的老郡王与老国公亲如兄弟,两家至今仍常往来,这一代的郡王叫水溶,还不到20岁,想起两家几代的交情,不以王位自居,前些日子曾经亲自到府上祭拜,今天一下朝便换上素服,坐上大轿,匆匆赶来路祭。
王夫人她们这些女眷的顺序,排在爷们儿后头,队伍停下来,立刻有人来报说是北静王亲自来路祭,珍大爷和大老爷,二老爷正在受北静王接见。
邢夫人乐得咧开嘴说:“还得是咱们的老亲,就算是王爷之尊,也从不摆架子,蓉哥儿媳妇虽然去了,也是个有福的,让郡王亲自来路祭,谁能有这样大的面子。”
王夫人扯了扯嘴角,应付了一句:“秦氏的确是个有福气的。”没等家族衰落就去世了,可不就是有福了。
她心说,那个北静王的确是老亲,不过却是个招祸的老亲!
谁不知道本朝开国,就属四王八公功勋最为卓著。
除了□□之外,继位的君王们对这些功勋老臣都要礼让几分。
贾家一门两公,不论是在打天下时,还是论功行赏之后册封的四王八公之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
几代下来,贾家也一直掌管着京畿重兵,在西北以及其他驻军中也很有影响力。
京营节度使一职就一直在贾家嫡系的手里。
到了贾赦贾政这一代,因为子孙不出息,贾赦因为过错只保有爵衔,继承爵产的贾政身为次子更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这京营节度使的位子落到了和贾家结为姻亲的王子腾手里。
也仍然没出盘根错节的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之中。
这些王公家的确是立了功的,也手握大权,享了几代的富贵。
这些用性命浴血奋战,保□□登位的当年的兄弟的子孙们,无不封王封爵。
这些人的子孙后代,可以是纨绔子弟,只要是没有大错,就算是当今的皇上也不能说怎样就怎样。
不然,就是寒了老臣的心,让当朝那些拼命搞政绩想要加官进爵的股肱臣子们兔死狐悲,无法自处。
不过,当今的皇上,太上皇,他们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特别是这一次,秦可卿的葬礼弄得声势浩大。
不论是停灵的时候来吊唁的人家,还是今日的路祭,四王八公竟然都有到场,早就已经超越了五品宜人该享有的一切。
在别人看来,贵戚朋友全数出席,当真风光无限。
路人百姓也像看西洋景一样,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规模宏大的葬礼,恐怕就算是个公主出殡也就这样了吧。
在王夫人看来,简直如同催命符一样。
她很想说:就不能低调一点吗?
四王八公集体出席,说不上来究竟是对皇上的叫板还是施压。如此一来,皇上想不注意到贾家都不行。
等了半晌,应该是北静王他们说完了,队伍终于又开始移动了起来。
王夫人想到接下来贾家马上将要来到的大喜事,总算是知道元春的这个贵妃是怎么封上去的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如果此时王夫人是皇上,面对如此嵬嵬赫赫的老臣们的集体施压,刷存在感,也会立刻做出反应。
再结合原著中最后皇上对付贾家的手段来看,元春封妃也许根本就是皇上暂时安抚四王八公的手段而已。
元春到底是王夫人的孩子,因为有王夫人的记忆,自然希望元春能过得好一些。
她更希望皇上封元春为妃是因为看上了她,可是,现在看来几率真的不大。
就这样,队伍一直走出城门,在城门口也碰到许多官员前来路祭。然后出城,顺着大路直奔铁槛寺。
队伍来到寺中,安放灵柩,贾珍款待亲友一一谢吊。从公侯伯子男起一批批入席,直到未时才招待完。
女客就由王熙凤款待,从诰命起一直到晌午才完,只剩几个本族近亲,要等做了三日道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