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洪运上一次被这么多人围在中间,还是好几年前,赵玫卷走公司账上全部款项,跟着情夫远走美国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兜里比脸还干净,大批的供应商,也是像现在这样,把他围堵在办公室里。
不过,上次的事,明显要好处理得多,不过就是还钱。
和供应商挨个签订了还款协议,谢洪运把自己身边值钱的东西,能抵押的都抵押了,东拼西凑,也熬过来了。
如今这个事情,不是钱那么简单!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路线斗争异常激烈,一边是如火如荼的市场经济,一边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声音。
谢洪运这个事情,稍微处理不好,便可能被抓典型。
南郊旧城改造项目,他已经投入了太多的财力人力,一旦被戴上帽子,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
在这个项目上倒下,以后要想翻身,可能没那么容易。
今天晚上,他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诚意,给出让村民们满意的解决方案,特别是,给出让陈老顺满意的方案。
谢洪运看出来了,南郊的村民,都听陈老顺的,必须先稳住他,再找事情的原委。
“大家静一静,都听我说两句!”谢洪运高声说道。
“首先,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个人和我们公司,和各位一样,非常哀痛。”
“在此,我提议,我们全体人员,向在这次火灾中死亡的人员,默哀三分钟!”
谢洪运这个提议,有些突兀,但却
让人无法拒绝。
毕竟死者为大,闹哄哄的现场,安静了下来,都跟着谢洪运,低下了头。
三分钟,时间不长,但足够让情绪激动的村民们稍稍冷静,让本来拧成一股绳的村民们想一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大多数村民,在这场火灾之中,损失的不过是为数不多的财物。
只要谢洪运可以两倍甚至三倍地给予相应的赔偿,大多数村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陈强只是烧毁了安置点的一栋宿舍,这点赔偿,和谢洪运以及青川公司的声誉想必,和投资巨大的南郊旧城改造项目相比,还不是个事。
这三分钟,也可以让谢洪运,让郑律师,杨经理等人,好好地思考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在过来的路上,谢洪运和郑律师等人已经讨论过了,这个事情,舆情太重要了。
谢洪运高瞻远瞩,早就打好了和《南嘉日报》、《南嘉电视台》等南嘉主要媒体的关系。
杨经理和这些媒体打的交道多,等一下,他就要去和媒体沟通,让记者们下笔不要太狠。
三分钟时间,很快到了。
果然,现场村民们脸上的神情,平和了许多。
谢洪运拿起高音喇叭,继续说道:“大家放心,你们的损失,我一定会加倍赔偿!”
“等下我们的工作人员便会挨个登记大家的损失。”
谢洪运用了“登记”这个词,也就是说,有什么损失,村民们,只需要报个数,根本无需
出具什么证明之类。
其实,南郊村民,带到安置点来的,不过是些扔大街上都未必会有人去捡的锅碗瓢盆旧家什,如今一把火烧了,还能领到钱,何乐而不为呢?
村民们,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自己那点破铜烂铁报个什么数才合适。
就连刚才围着陈强,义愤填膺的那几个村民,此时也丢开陈强,往谢洪运的登记人员这边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