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竹坞巷的葛春妮 > 第一百四十章 新怀商的崛起(第1页)

第一百四十章 新怀商的崛起(第1页)

历史上,青花扇子曾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郭师傅是青花技艺精湛的老一代制扇人的代表人物。

葛家的扇厂能维系那么多年,他功不可没。

听闻春妮想让青花扇子走向国际市场,郭师傅颇为感慨。

“其实早在18世纪,我国对外贸易中除了丝绸、瓷器和茶叶外,扇子也是很重要的商品。小时候听我爷爷讲,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就在广州定制了八万件中国扇子,其中就有我们青花的扇子。”郭师傅不无骄傲地说。

这段历史春妮还是首次听说,饶有兴趣地请他继续讲下去。

作为起源国,扇子在中国的身影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最初是由羽毛制成,后来发展为用竹子和木头当材质。

16世纪初,葡萄牙商人来到中国,将扇子作为精致优雅的配饰带回了欧洲,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追捧,一度成为进入上流社会的“入场券”,被称作“女性的权杖”,婚礼、舞会、皇室加冕,甚至葬礼等场合,处处可见中国折扇的身影。连法国作家伏尔泰都说“不拿扇子的女士,犹如不拿剑的男子”。

当时的广州十三行不仅是中国大宗传统出口商品的集散地,也是世界奢侈品、时尚、日用品等各种品类的重要加工制造产地。

从东印度公司的订单中,敏锐的广州商人嗅到了海外市场的需求和喜爱,以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设计了

不同造型和材质的扇子。

后来因战乱,中国扇子的身影一度从国际上消失,被后来者居上的日本扇子抢占了大部分市场……

“唉!”郭师傅讲完,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春妮手抱于胸,若有所思。

青花地处怀州腹地,她没有想到,早在几百年前,精明的怀商就和广州十三行有贸易,让小小的青花扇子漂洋过海,惊艳了欧洲的宫廷贵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时尚潮牌”,尽显了中国东方文化的意蕴。

旧时的怀商被历史的大潮淹没了,为什么不能借由扇子让新怀商得以崛起呢?

春妮的想法和郭师傅可谓一拍即合,但她有些为难……郭师傅当初是父花重金挖来的,他的月薪至今还是个谜,自己目前一穷二白,哪有能力付他的工资?

何晓慧曾要给葛春妮五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但她只拿了两万。他们葛家虽是做实业的,春妮却是个新司机,她怕万一操作不当连累了好友。

再者,那两万块钱是生产运营的本钱,若用于支付工资的话,梦想还没发芽就得冻死在冬天里。

“怎么了?”郭师傅见她有些犹豫,问。

她一时不知道怎样把谈话进行下去了。一种找不到话题的慌乱感在内心狂长。

“不要为我的工资担心,只要能把这个做起来,让咱们青花扇子真正的走出去,我不要报酬都行。”郭师傅看出了她的心思。能让这荒废的扇厂重新活

过来,是他的心愿。

“给您20%的技术股,怎么样?”春妮试探性地问。

“成交。”他爽快地答。

“谢谢,谢谢您郭师傅。”

春妮知道郭师傅把自己绑在了她这辆笨拙的战车上,荣则俱荣,败者皆败,很是感动。

外销的扇子主要以折扇、平扇、骨扇和羽扇四种样式。目前他们的条件有限,决定先用竹质的折扇和绢扇来试水。

做扇子的工艺流程细碎而繁杂,尤其是绢扇,布料、温度、湿度,浆糊的粘稠度等都是重要因素。

春妮设计了一组以蜀葵为主题的扇面。郭师傅亲自动手制丝网版,将设计图变成了扇面,又将扇骨加入芳香类植物熬煮加工,做好的扇子竟然飘着淡淡的幽香。

葛春妮穿着自己亲手做的白色长袍,手持扇子,轻盈如梦地走在有着时代包浆的制扇作坊里,扇面上的蜀葵栩栩如生,每走一步,都像是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幽香扑鼻,像从古画中走下来的人物。

郭师傅做了一辈子扇子,从没见过如此人扇合一的景象。

他拿袖子擦了下眼睛,感慨地说:“春妮啊,真好,真好,你爸爸要是能看到,该多高兴啊。”

春妮的心口猛地揪了一下。

……

经过这么多年的商海磨练,何晓慧的嗅觉变得异常灵敏。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国外的商务贸易代表来华的频率高了起来。她去北京总部汇报工作时,带了几把春妮的样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