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产出,魏来也是很久没有来过云岚县了。
“新产品这不就来了?来,我先带你去尝尝我们做好的罐头。”
姜意把魏来带到办公室,拿出了已经制作完成的罐头,打开来舀了一碗给魏来品尝。
魏来一句话没说,把碗里的东西吃了个一干二净,抬起头直接问道:“多少钱一罐?”
不是魏来沉不住气,只是黄桃罐头现在确实是受欢迎,这两年几乎成了流行风向,不管是请客还是家有喜事,又或者是孩子老人病了,都要来一罐罐头,销售量也是一路飙升,成了罐头柜台最受欢迎的存在。
“现在一个黄桃罐头要三块钱,我卖你两块五,不过分吧?”
黄桃罐头的成本不高,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毕竟黄桃罐头的原材料黄桃全部是从外面收来的,加上人工和电费之类的成本,两块五也不算是很赚钱。
姜意算过,卖两块五一个的黄桃罐头,她能净赚八毛,和现在进货价已经上涨了一些的红烧ròu罐头的利润基本持平。
魏来沉默了一会儿,像是在思考,最后还是咬牙应了。
“两块五就两块五,我也不瞒你,你这罐头在外面少说三块三,我们也不亏。”
曙光牌罐头已经是人人皆知的高级货,就冲着这个品牌效应,价格也不会太便宜的。
都是老朋友了,魏来也很坦诚,这种质量的黄桃罐头,别说三毛,就算比普通罐头贵五毛钱也完全不愁销路,他们集团还是赚钱的。
不过两块五确实是市供销集团这次预计的最高价格了,魏来也没想到姜意开口就是最高价,所以才犹豫了半天才答应。
“黄桃罐头刚刚开始生产,一天可以供给你们三千罐,后续如果产能上升,会调整供给量,你觉得怎么样?”
一天三千罐不少了,毕竟这才刚开始生产,后面还能加,魏来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通过这几次合作,魏来早就准备好了,从公文包里掏出了合同,双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笔订单就算是成交了。
“老规矩,我今天把能带走的罐头都带走,后面的跟红烧ròu罐头一样直接月结。”
姜意没有意见,带着魏来去了仓库,盘点清楚了黄桃罐头目前的存量之后,直接搬上了大卡车。
黄桃罐头目前的产量就不止一天三千罐,因为工序简单,熬煮时间短,所以就算是生产线较少,产能也很高,一天最少也能产出七到八千罐。
趁着秦川回家休整,姜意又把黄桃罐头的销售任务交给了他,不过因为曙光牌罐头已经名声在外,所以这次秦川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好几个订单。
目前的客户已经把所有的罐头份额瓜分干净了,姜意也就暂时不再发展新客户,只等着再攒一波钱,再开一家分厂。
开分厂的计划,是姜意在做黄桃罐头之前就想好了的,因为罐头厂目前的产值已经最大化了,想要再开拓更大的市场,就必须要再扩大生产面积。
不过姜意最近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开分厂,最理想的还是找到已经盖好的厂房,这样能省去很多时间和金钱,只是这种机会太难得,好几年也遇不上一次。
姜意退而求其次,开始在云岚县寻找可以盖厂房的地段,她的想法是找个大概三十亩左右的空地,和现在的厂房差不多大,产能就可以提升一倍了。
这种空地并不好找,姜意抽空在县城周围转悠了半个多月,才终于在县城的西北处找到了一块差不多能有三十亩的空地。
姜意找到合适的空地之后,又跑了好几趟土地管理局,终于确定了那块地是暂时荒废,可以外租给个人使用的。
第182章新厂房落成,招工了
因为是荒地,租金也并不贵,但占地面积太大了,算下来还是花了一笔钱的。
租下荒地后,姜意也没耽误,直接去了云岚县建筑公司。
建厂房是大工程,去找私人工程队已经不合适了,只能去找建筑公司来做。
要说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姜意几乎没有操心,三个月后,新厂房就竣工了。
新厂房刚刚落成,姜意就准备开一场大型招聘会,面向外界招收操作工人。
姜意招人并不拘泥于学历,她觉得能在流水线上干活和读过多少书没什么关系,除了那几个要操作机器的岗位,其他的就算是不识字也可以做。
曙光村的小厂房里面的大多数人都不怎么识字,这么多年照样把工作完成的很好。
招聘会的消息一传出,整个县城都轰动了,居然有不要求学历的工作!而且还是盛名在外的曙光罐头厂!
曙光罐头厂的门卫大爷因为招聘会的事,每天要被问上百遍,姜意直接印了一大摞传单,告诉大爷只要有人来问就发一张传单,上面写的很清楚,到时候直接拿着传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