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十二章 访师(第1页)

第十二章 访师(第1页)

访师

那天晚饭时父亲李舜承宣布了让儿子不用上学的决定,外婆和母亲虽然开始不同意,但他就是有本事搞定这二个崇拜自己的粉丝。虽然她们仍然不明白他所说的那些理由,但他的每一个决定都会让她们心安。

报纸上的消息证明李建军说的是事实,晚上的广播也报道了远在f洲的某个国家确实发生了一场武装革命。父亲李舜承这回是彻底相信了儿子那个奇异的梦境。第二天就去办了退学手续。

其实也就是因为是同行的缘故,他才亲自跑到学校去办理儿子的退学手续,确实办得很顺利。现在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每天都会有失学的事发生,对此学校也不太在意。

儿子退学后,对于以前说过的学习武术,李舜承觉得还是要去考察一下拳师的真实性。今天是礼拜天,他想去红星大队看看,走访一下那个被传得有点神秘的老拳师。

红星大队就在小镇的东门外,出了东门大桥就是,走路半个小时的路程。

今天是星期天,天有点阴,难得在这个暑气还没消散的季节有这种凉爽的日子。一大早,李舜承骑上自行车,行过东门大桥,沿着一条石板路五分钟就到了河对面的土路。路左边是一片碧绿的半长稻苗,稻田上有十几个农民背着喷雾器在洒农药。

李舜承停下自行车,与靠近自己的一个中年人打了一声招呼,问:“老兄,杨绍基的家在你们大队吗?”

其实杨绍基的接骨功夫是远近闻名的,小镇周围谁家孩子淘气折了骨,或脱了臼,都是第一时间找的他。他也是很用心地来治疗,但从不收费。因为他说自己只花了点时间,又没用什么药,不花钱。不过李舜承从来没有与他有过交集。

中年人非常热情,指了指前方,说:“你问对了,我就是他的邻居。他与我一个生产队的。你往前骑到有个小店的地方再问一下,很近。”

李舜承说了声“谢谢”,继续沿着土路骑去。

果然就看到了一个小店,是真的很小。一间低矮的平房,靠路边的一侧开了一个一米多宽的窗子。窗外支搭起了一块木板。木板上摆了好多瓶瓶罐罐,里面有各种零食,糖、豆腐乳和一些家用杂货。还真是杂货铺子,有吃的,也有用的。

有个六十多岁的妇女坐在屋内,正架着老花镜缝着什么。看到李舜承在自己的店前张望,就停下手中的活,问:“问路的吧?”看得出是个颇有经验的店家。

李舜承平时很少来这里。自从有了农民和居民的身份界定后,城乡交往的机会确实不多了。不但如此,衣着气质也一眼就能让人分辨出来身份。这不,李舜承的城里人模样,让老大娘很自然地猜出了他不是来买东西的。

“大娘,我想打听一下,杨绍基的家在哪里?”李舜承看大娘是个爽快人,也不转弯。

“知道你就像来问路的。喏,就是我后面那座二层的楼房。我刚看到他拔了青菜回去了。找他的人可真多。”

李舜承顺着大娘的指引骑车进了一条窄窄的小路,就在小店的后墙,找到了一圈围墙。围墙正中有个没有门的入口,看到了五间朝南的二层楼房。楼房和围墙间有一块很大的空地,是个宽敞的大院子。靠东边码着几座整齐的柴火堆,西边竹架子上晒满了大大小小的衣服。

院子很静,堂屋的大门开着。李舜承在门口喊了一声:“有人吗?”

“谁啊?”随着有力却并不张扬的男中音,出来一个让李舜承看不出年龄的高个子男人。

“你找谁?”高个子问。

“你就是杨师傅杨绍基吧?”李舜承笑着反问,但心想似乎太年轻了点。

“我是,你找我是家里孩子淘气摔断胳膊了吧?”高个子一边笑着一边出了门口。

看到主人走到院子里,李舜承也退回来。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杨绍基,李舜承真的开始相信他是练过武术的。在来这之前,他是做过功课的,对杨绍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他从小父母过世,家境贫寒,被族人养到十岁。后来家族商量把他送到县里有名的拳师余世寅的武馆做杂务,因为那里管饭。后来由于他做事比较勤快,人也机灵。余老板就允许他空闲的时候与徒弟们一起练些基本功。但他的武功天赋不错,几年下来,在武术上的功底超过了大多数在学的徒弟。

有一天师父余世寅决定正式收他入门,就这样他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武术生涯。再后来,娶了师父的小女儿,也就是自己的小师妹余赛珍。

新中国成立后,师父的武馆也关了,杨绍基回到了自己村里。

父母留下的老宅还在。在师父也就是自己岳父的支助下,盖起了这五间连排的小楼房。因为他有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

站在李舜承面前的杨绍基,看起来应该有一米八的身高。这在他们那一代的同龄人中是极少见的。一身褪了色的黑褂子仍掩不住他挺拔健硕的骨架。

据说杨师傅六十多岁了。不过李舜承真的没看出来。站在自己眼前的大高个,一头浓密的黑色寸发,连带光洁黝黑的脸,在夏日的阳光中隐隐泛着一层黑光。

李舜承是第一次见着这传说中的拳师,说确切一点是别人口中的接骨神人。自从儿子提起想跟他学习武术,自己就搜集了来自各种渠道的有关杨绍基的资料。从这些信息中,李舜承用自己物理老师的脑袋拼凑出了一个自以为比较接近真相的拳师形象。

刚才第一眼看到屋里出现的男人,李舜承就飞快地与自己的大脑储存器对接上了,基本上肯定了这就是要找的人。只是太年轻了一点。

听到杨绍基的问话,李舜承笑了笑,说:“杨师傅,我们可以进屋说话吗?我今天来确是为了孩子,但不是接骨,是有另外的事想麻烦您。”

杨绍基本来也没什么事,虽然今天社员们都去了田里洒农药除稻虫,但他家里的五个儿子两个已成家。最重要的是,老大老二在部队,剩下的三个也都是民办教师,都有工资。他们夫妻俩六十多了,儿子们比较孝顺,不让父母下田。虽然工分少了,但不影响口粮,生活费都是儿子贴补的。其实在公社化的日子里很少用到现金。

平时老两口就是伺候几分自留地,种些节令蔬菜,自家吃不了的就送市场卖。家里也养了一些鸡鸭,还有两头猪,生活基本上就自给自足了。

见这么一个陌生人要进屋聊,杨绍基也不觉得奇怪。平时找他接骨的,也经常是一些慕名而来的不认识的人。

听李舜承这么说,杨绍基应道:“当然可以,我们进屋说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