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大唐]我的皇帝堂妹 > 135 武皇 流求设省×水师四卫(第3页)

135 武皇 流求设省×水师四卫(第3页)

武徽音什么都不缺,当世人们汲汲而求的东西她都有了,东平郡王爵位、死后追封皇后的哀荣。

如果她想,她还能像圣上那样养上贴心的男宠,但她没这个心思。她已经遇到了这世间最好最合适的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再去经营一份感情,而且她也看不上没有爱的欲。

她所求的是让自己的心血永远地传下来,所以她抛弃了在流求建立都护府的想法,采用了武婧儿建议的行中书门下ti制。

行中书门下,顾名思义,就是流求的政治建制依照中央决策体制,但流求不是中央,故加上“行”字。行,行在。

当然流求的这个行中书门下的体制做了删改,一方面是以示尊重朝廷,但主要是适应当地情况以及精简机构。

这样一来,流求的官职任命权几乎归在朝廷的手中,这对于武徽音而言是削弱她的权力和影响力。但对于朝廷而言,却加强对流求的控制。

“我能保证自己忠于朝廷,但我不能保证其他人。”武徽音如是说道,她毅然决然地同意了这个机制。

大臣对于这个体制先是反对,怎么能将中央的体制搬到地方。但仔细一想,却发现妙用无穷,于是纷纷同意了,大赞武徽音不恋权势,不愧是高宗和圣上看重的太子妃。

行中书门下体制通过后,武徽音被任命为同平章政事,同平章政事下又设低一级的参知政事,但两个职位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由于行中书门下体制过于拗口,故简称为行省,因此流求大都督府就变成了流求行省。

武媚娘对于武徽音十分信任,开口让徽音提供官员名单,她直接任命。武徽音提供的人选,填了一大半官职。武媚娘在几处空出的要津以及监察的位置,任命了十多个官员。

“得用的官员还是太少啊?”武媚娘看着依然有很大官员缺口的流求行省叹道。

武婧儿建议道:“既然官员少,陛下不如开个恩科,广揽人才。”

武媚娘点头道:“言之有理。婉儿,你拟一道诏书,秋天开恩科。明年太晚了。”上官婉儿应下草拟好诏书,交给内史用印,然后发到门下复核,最后交给尚书省施行。

提到流求的官制改革,武媚娘想起了如今朝中的官制,这也是一头乱麻,经常有人由大入小、年资不均,提拔没有特定的章程……

武媚娘本想要改革官制,但她本身就是循规蹈矩官制的破坏者,她喜欢破格提拔人,又经常罢黜官员。现在的官制尚且可用,此事还不是特别着急,但要放在心上。

除了流求行省制度外,朝廷还建立了四卫水师:依托登州的镇海水师、依托福州的靖海水师,依托流求的流求水师、依托广州的宁海水师。水师诸卫建制一如其他各卫,设立大将军一职。

市舶司建立后,朝廷从海贸获利颇丰,于是高宗和武媚娘一直都在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伴随着海贸的发展,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海上经常有海盗打劫商船,因此几乎每个海港都或多或少设立水师,特别是几个大市舶司,比如交州、广州、泉州、流求,各港口的水师都颇具规模。

此次水师设卫,也是顺应发展,将各港口松散的水师力量整合到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以维护武周的国家利益。武媚娘还希望有生之年凭借这些水师,将航道上的关键海峡收入囊中呢。

除了上面两件事外,第三封奏章说的工匠考课奖惩制度就有些“小了”。但大臣对于这些颇有微词,很多工匠本属贱籍,怎么能与他们同列?但武媚娘没听,强硬地推了下去。

武媚娘和朝中大臣的办事效率极高,在使团游玩神都看得目不暇接之时,这些重要的事情都商定了,一条条的敕令飞向四面八方。

在使团来京的第十天,武媚娘在明堂设宴招待他们。高耸入云的建筑,美轮美奂的壁画、曼妙的舞蹈,悦耳的歌声,美味的食物……一切都让众人目不暇接,为之赞叹不已。

他们大多数人也参加过本国的宴会,但没有哪一场宴会能让他们像现在这样震撼、惊讶和叹服!

武媚娘得意地看着下面使团目瞪口呆的表情,突然有一位使者出声,用着生硬的汉语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可否你允许我走近观看。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宴会、这样的建筑、这样的壁画、这样的音乐、这样的舞蹈……这是伟大的艺术!”

这使者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动作和语言都充满了激动。

武媚娘气定神闲地颔首道:“可。”

使者听后,立马行了一个在其国家面见君王的礼仪。这些使团在鸿胪寺跟着官员学了面见皇帝的礼仪。

武周允许使团可以用武周的礼仪面圣,也可以用其国家觐见君王的礼仪面圣。没有强求使团必须使用武周的礼仪。

使者行完礼,迫不及待地从位上走了出来,在翩翩起舞的乐人中间穿过,抚过乐人艳丽的披帛,摸着巨大的红漆柱子,仰起头看着绘着龙纹、莲纹、忍冬纹、藤蔓纹、绳结纹等等纹样的藻井,高大的墙上画着栩栩如生的壁画,价值万金的琉璃做成了窗户……

他不知不觉走到最中央的巨木旁边,明堂上下贯通,这根巨木支撑了明堂的架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