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悠:“地盘被别人抢了,也没必要称‘秦王’呀!别人抢走也可以抢回来呀!难道他们不打算收复失地了?打算在秦地茍安?”
大姑:“有传言说,赵高称子婴为秦王,其实是为了日后自己篡位做准备。”
小悠:“哦!原来不是茍安,而是篡位的狗血呀!那赵高后来篡位了吗?”
大姑:“没有!子婴继位后,设计杀了赵高,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城内示众。”
小悠:“厉害!那秦王子婴后来还有哪些振兴秦朝的举措?”
大姑:“应该没有了,因为子婴继位仅仅四十六天,刘邦就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子婴眼看大势已去,投降了刘邦。公元前206年,即次年,项羽进入咸阳,将子婴杀害。”
小悠:“这么说来,秦朝最终是灭亡在子婴手里呀!怎么您说秦二世而亡呢?是因为子婴上位之初,就以秦王自居,所以不算秦三世吗?”
大姑:“嗯!正因如此,主流学界都认为‘秦二世而亡’,比如贾谊的《过秦论》中就写道:‘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后来司马迁写史记,也基本沿用了这个说法,于是‘秦二世而亡’就成了主流说法。但秦朝毕竟是灭亡在子婴手里,于是有不少史学家为了方便,在写这段历史时会写一个‘三世子婴’,但这不被主流学界承认。”
小悠:“所以,也可以说秦是三世而亡,对吗?”
大姑:“我个人觉得可以,不过在正式场合,咱们还是随大流吧!毕竟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以节约交流成本,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纠缠不休。”
小悠:“也对!‘秦二世而亡’,我记得了。说句题外话,我记得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王朝,也是二世而亡,那就是隋朝。有趣的是,汉唐并称盛世,而汉前有秦,秦二世而亡;而隋朝就是在唐朝之前,该不会隋朝这个二世,也只是主流学说的二世吧?”
大姑:“是的!隋二世之后,隋朝还有皇帝。”
小悠:“隋一世是隋文帝杨坚,二世是隋炀帝杨广,这两位外,还有哪些皇帝?”
大姑:“还有杨侑、杨浩、杨桐、杨政道4个。此外,杨侑即位后,追谥其父杨昭为孝成皇帝,所以也可以说是5个。”
小悠:“啊?这么多啊!但他们这都是皇帝,不像子婴那样自称为‘王’,怎么还说隋二世而亡呢?”
大姑:“是皇帝!但由于他们都是傀儡皇帝,所以通常说,隋朝是二世而亡。”
小悠:“傀儡皇帝?他们是谁的傀儡?”
大姑:“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占领长安后,拥立杨侑为帝(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后,宇文化及立隋炀帝的侄子杨浩为帝。
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到洛阳,东都留守官段达、王世充等人于同年5月庚午日拥奉杨侗为帝。
武德三年(620年)二月,东突厥可汗处罗可汗派遣使者前往窦建德处,将萧皇后和杨政道迎接到东突厥,拥立杨政道为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大隋’政权,史称后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