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溪手指轻敲着桌面,思索着道:“此事恐怕还需要沈家相助,以及外援。”
沈家,自然是没问题的,从一开始的水窖,到后来粮铺坚守价格不变,都已经表明了沈家的态度。
因此,沈沐也毫不犹豫的道:“需要我们沈家做什么,我们都会尽力而为之。”
“沈家没问题,那么外援为何?”周尹不解的道。
陶溪沉吟道:“不知周大人上头的府衙中可有认识之人?我所说的外援,只怕还需要府衙的人鼎力相助才可行。否则,小打小闹只怕也伤不到人家根基。”
周尹闻言有些为难,不由看向了魏东篱。
魏东篱微不可查的点点头,周尹心中一喜,忙道:“这个不用担心,府衙中自有人能够为我周旋一二,你只说该如何做就行。”
周尹说得直接,信任的态度倒是让陶溪有些尴尬,他摸摸鼻梁,“这个,我说的方法也不见得就管用,周大人你不必抱太大的期望。”
万一他的法子失败了,周大人岂不是要失望?
周尹对陶溪如此信服,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之前,东篱先生曾讨教过大衍朝内忧外患的情势,陶溪对于北边部族争端的独到见解,让魏东篱有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也见到了一条从未走过的路。
魏东篱已经结合目前的情况,加上自己的想法,将这些整理成册,快马加鞭送进了京。至于京中那位看过以后会怎样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而他上次端午上门,也是为了问问如今南边旱情之事,后来又与陶溪有过几次交流。而陶溪提出来,以工代赈,以及赈贷之类的想法都是很新颖且实用之法。他目前也在归纳总结,并且开始实施。
就像陶溪所说的以工代赈,因着旱情,无数流民,以及灾民无所事事,很大的可能便是寻衅滋事,或者占山为王。那么以工代赈便是将这些人召集起来,让他们修筑河堤,或是修路,或是修建医疗场所等等。
这些人有了事做,一来可以免除集聚在一起寻衅滋事,二来也可以领到官府发放的粮食,以图温饱。
而河堤,道路,的修缮,也能改善民生福祉。至于陶溪所说的医疗场所,主要是为了防止灾情之后疾疫流行,可防患于未然。
陶溪所说的这些,周尹深以为然,对陶溪的博学多才也深为佩服。他也很是遗憾,如果陶溪没有入赘,而是走科举入仕一途,只怕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他旁敲侧击过好几回,陶溪却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也只能说人各有志,无法勉强了。
他也就陶溪身份问题很东篱先生探讨过几回,东篱先生倒是无所谓的态度,只笑着说了一句,“人之相交,相交于诚;人之相处,相处于心。英雄不问出处,何必在乎这些?”
如此,周尹便歇了心思,更是愿意与陶溪结交探讨问题。每每交流之后,心得体会更甚,总是叹服于陶溪天马行空的想法与不羁豁达的态度。
第047章第47章
也是因此,陶溪说自己有法子之时,周尹才会这般信任。
听了陶溪的话,周尹想也不想的道:“不论结果如何,你只管说是什么法子吧?”
“额……”陶溪无奈,见魏东篱也一脸好奇的盯着自己,只得道:“也罢也罢,也有可能想法不成熟,你们便替我查漏补缺一番吧。”
于是陶溪也无所隐瞒,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想法也真就只是个大概,还没有考虑到细节问题。不过这点他不用担心,像周尹,魏东篱都是些心思缜密之人,闻弦音而知雅意,他们自然会将细节问题填充圆满且万无一失。
“哈哈哈!”周尹忍不住拍掌击叹,“好你个陶溪,如此好的办法居然不早说,早知道有这样的好办法,我又何必自生闷气?”
陶溪一头黑线,你自己被这些人惹得气急来着,现在倒来怨我咯?
魏东篱也笑了,如此损的法子,估计也只有陶溪这样的人能想得出来吧?不过却也是个好法子,到时候那三家不狠狠吐血也说不过去啊。
难怪周尹赞不绝口了,这样一来倒也是替周尹好好出了一口恶气。
沈沐皱眉,轻声说道:“我们沈家存粮已经不多了,而购粮的商队应该还有十天半月才能回来。”
“这就足够了,这段时间,周大人多往州府跑跑,通通关系,尽量多借些粮食回来。”陶溪说道,想了又想叹道:“也不知道朝廷派过来的钦差在哪儿了?要是能借钦差的名头,狐假虎威一番,想来效果更好。”
沈沐闻言,蓦然被一口水噎住不上不下,这人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借钦差的名头?不要命了么?
好在东篱先生和周大人没有注意到这话,让沈沐松了一口气。
魏东篱点点头,“此事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一个具体详细的计划。”
“先生说的是。”周尹当然是赞成的。
沈沐不会参与具体计划,他只需要听从吩咐,做他该做的事就好。
临走之际,他想了半天,还是决定提醒周大人。
故意落后几步,“周大人,草民有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