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 8090(第5页)

8090(第5页)

山东大水,因为提前做了准备,虽说受灾减产是必然,但人心尚算安定。刘彻还趁这个机会,把一部分受灾的贫民转移到了关西与南方。

大部分还是像历史上一样移至关西,还没有开发完全的江南转移这么多人,移民肯定怨气深重。

但他也确实需要在南方增加人口。现在北方传统的农业区仍然以种粮为主,粮食是国家的根本,不能轻易改变,而西域还没有归属大汉,所以他想大规模种棉花,就把目光放在江南了。

并非缘木求鱼,看着江南在后世一度是棉纺中心才这样做,纯粹是为了稳固现有的产粮区罢了。

江南一带成为纺织中心,气候也适合种棉花只是因素之一罢了,中国适合种棉花的地方多了。还是因为江南经济发达,从大工坊到家家户户的纺车都需要棉花这种原材料,所以当然是本地种植最方便。

与其说是气候决定,不如说是气候给打了底,最终无意形成的工业布局决定的。不过那也使原本的“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慢慢变成“湖广熟,天下足”——粮食主产区转移了。

刘彻自问现在他还不敢太浪,让棉花抢占了耕地。既然如此,原本就不是大汉粮食主产区的南方地区,就更适合用来种棉花了。

已经开发的熟地不用,但可以让移民开荒嘛。

当然,别处也不是完全没有种棉花,关中与河南、河北都有种,但在官府的严格管控之下,除了官田划出一定比例用来种棉之外,民田也划了红线,只许少量种植,不许多种。

拥有大量田地的王侯富商地主们,就是官府严查的重点。查出来削爵罚金论罪入狱,张汤为你提供一条龙服务。

亲,你也不想自己或祖宗浴血拼搏得来的爵位因为种棉花被削了吧?

所以棉纺工业也在办,但因为受官府的严格控制,正常历史线上影响极大的棉纺工业现在完全不能跟毛纺相比,还处在一个等米下锅,等着原材料大量供应的阶段。

或者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棉纺厂用的还是珍妮纺纱机,工匠做成的骡机还在仓库吃灰,没有用武之地呐。

秦国也是一样的问题。嬴政才不会拿关中的帝王之基去主种棉花,这事不提,先统一天下再说。他同样只划了少量的地,培养些熟练的工匠、纺织工,以及最重要熟悉这套流程的管理人员出来。

主要女工都还是官府管理的隶妾呢。

现在技术做出来的棉布,说实话也不怎么样,纯棉特别容易皱。但好处也很易见,即使技术没有进步改善,长绒棉的产量、织造流程的简易,都会让它取代麻的地位。

更不用说,纺织之外,棉花填充是平民之家更易得到的保暖之物。而大秦的军队将来守卫北地,棉衣也是必需之物。

衣食住行,虽不及粮食,但棉花的地位也很重要。尽管它依然是地里面长的,产量始终有个上限,国人真正能不缺衣被,不打补丁,还得等到化纤工业建立,化纤衣料大行其世的时候。但那就太遥远了,对他们封建王朝来说,棉花才是衣被天下的关键。

两位君主和一位将来的君主早就讨论过这件事,对其推广有自己的计划表。

再说了,后世棉花不够穿,那是因为后世人多地少。后世的封建王朝人口没那么多时不够用,那是因为技术不行加地方不够。

他们才多少人?

秦统一约三四千万,刘彻盛时亦不过四千万左右。隋时恢复到四千多万,到唐初只剩不到两千万。

长久以来亚洲种的都是短绒棉,现在他们直接拿现成的长绒棉品种去种,亩产上来就是一百多到两百斤,不是传统粗绒棉的七八十斤可比。

现在秦视身毒为掌中物,汉虽不方便攻取身毒以其为封地,但以利相诱,引其种棉花总是行的。从长远来看,掌握了先机的帝王,已经将视野放到了真正的天下。

以天下供我一国,还怕你棉花不够织成衣?

当然,这都是远景了,眼下还真是只有刘彻才能着手,嬴政与李世民没这个条件,安然高坐看他施为,等着薅他羊毛。

刘彻: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感觉朕都要被薅秃了!

嬴政这边,在这一年除了为明年灭燕而备战之外,主要就是消化赵国。

赵国邯郸也是传统的冶炼中心,秦国从原有的铁官中抽人派到邯郸,开始对邯郸的铁官进行改造,复制已有的钢铁工业模式。

前几年秦国科举中又取用的小官已经有了数年不等的工作经验,现在也是从各地调到邯郸郡,开始从基层控制赵地。除了融入秦国体系之外,重点是农官系统的深入。现在嬴政已经对秦国之外的粮食产量非常看不上眼了。

没有粮食,他的构想全是空谈,必须把它们改造好咯。况且粮食产量的增加是最直观的,底层的农夫得了好处,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六国贵族煽动。

汉元狩四年。

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盐政归于官府,冶铁未禁,但民营已经无法与国家铁官竞争了。

司马相如的老丈人卓王孙倒是红光满面,在焦炭厂旁边的新工地上检查,不时谦恭地向官府派来的工匠询问。

他听了女婿的劝,让官府入股改造管理,开始只是惧怕皇权,现在却庆幸自己有个当官的女婿,并且当初却不过面子,补上了给女儿的嫁妆,没把人给得罪彻底。

所以看看现在吧,听了女婿劝的卓氏虽然在钢铁厂只能拿三成的利润,但这三成利已经超过当初让卓氏富比王孙时的收入了。

更不用说,那些没有被官府铁官吸纳的民间冶铁大商们,已经被铁官便宜的钢锭打得是溃不成军,纷纷关门歇业变卖产业。

没一家想着维持经营的,没有铁官的技术,继续经营根本没有生路,不如趁着家里钱财资本还算雄厚,赶紧转行。卓王孙就知道蜀中有同行干脆去了南边潮湿的地方买地种甘蔗熬糖去了,他家也眼馋这个利润,不过没放弃本业。那些同行却是只能放弃本业了。

卓王孙不用转行,不但不转行,卓氏铁业还跟着铁官吃到了饱。不但有冶铁的传统生意,为了冶铁而建的焦炭厂竟然也不是纯粹为冶铁提供材料的赔钱货,他以为是废弃物的煤焦油竟然是个宝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