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商末三国志 > 第275章 身处险境悉心教子(第1页)

第275章 身处险境悉心教子(第1页)

姜世民的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有些太不合时宜。

此时,此地,此情形……自己一家三口以及一众随行人员,还有两位舅父,这可是近五十人的队伍。前有商王西卫……还不知道商王西卫今日会不会收到阻截自己这一行人的命令。后面……大概率是有追兵的,尤其是自己的父亲和包爽队长挟持着自己的三舅父一路撤到这个临时营地的途中,已经发现了附近有大股的兵力行进的痕迹,今日夜里若是这些数量不明、战力不明的敌人强行进攻己方这处营地,到那时候自己一行人能不能全身而退还不得而知,现在问这个问题……

但是不足十岁的小男孩,正是最爱逞能的时候,尤其是还没有太好的眼力见。虽然也意识到了今日自己一行人确实身处于危险当中,但有自己的父母亲在,有自己的舅父在,还有往日对自己关心、爱护有加的包叔和虎伯他们在,怎么着也轮不到自己一个未成年的娃娃去担心这未知的危险。

现在因着父亲的一句埋怨的话,爱逞能的劲头上来后,一个问题问得,确实也将姜林给问住了。

“也罢,事已至此,明日能不能顺利地和你平哥会师,就看今日晚上这一关能不能过去。既然我儿有此一问,为父趁着这个机会给你讲上一讲。若是明日能顺利地回去,自是当做此次朝歌一行,我父子二人途中的一件趣事。若是明日不能……为父也不忍让我儿心中怀有不明……”姜林望着榻上脸色渐渐好起来的顺姬,又看了看自己这个聪慧的儿子,突然释怀了。

“好,父亲快讲。”姜世民已经被自己的大舅父、大唐国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不止一次地警告,将军岭上总参谋部的会议室里的那块沙盘是绝密。直至目前,除了总参谋部的几个高层和几个高级参谋外,只有大唐国最高层的几人知道,见过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职务和资历的毛头小伙,王郊带着姜世民去窥探这一绝密,本身是很严重的违纪。

但是话要分两头说。姜林的四个儿子里,大郎姜匡胤基本上已经算是定了性了,此子便是连其母黑月,其舅父、大唐国政务院院长黑世工都已经无奈地彻底放弃了。

倒不是说大郎整日不学无术或者说是完全无心于学习,而是此子太过于痴迷机械学一道,尤其是武器……在其表哥黑亮、表嫂方晓华这两个疯子的带领下,年仅九岁多的孩子的枪炮理论已经很是扎实。便是连姜林都不得不赞叹这个孩子是个天才……

但天才自是有天才的特点,性格执拗不说,还甚是特立独行,亦不善于和他人打交道,整日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性格的人其实最是适合做基础的理论研究,闷声干大事……但也违背了其母、其舅父对其的期望。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唐国首领的继承人,光是无法和他人打交道这一条……

再说三郎、四郎,二人现在不足五岁,还是懵懂的年纪。若是以三岁看老而论,顺姬所出的三郎却是和大哥一个性子,而黑月所出的四郎和二哥又很像……这样的搭配倒也让黑月心里有所平衡。但论年纪,给三郎、四郎定性还为时过早。

但若说起二郎姜世民,则让顺姬极其骄傲和自豪。总的来说,目前此子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和喜好极其地符合一个……待人接物自是不用说,在大唐国里见了任何人都能热情地唤上一个准确的称呼。当然了,称惧留孙为爷爷,称其师弟申公豹为伯伯倒也不怪孩子的判断,姜林对这二人的称呼本就是差了辈的。大唐国里但凡认识姜世民的长辈,对此子无不是伸大拇指赞叹。

再说学业一道,倒是很符合“外甥随舅”这一俗语,当然了,随的是其大舅。在兵法、军略一道,小小年纪竟然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几次与杨戬、王郊探讨竟然落不了多少下风。其舅父不忍浪费自己外甥这么好的天赋,所以偷摸着……

这事姜林当然知道,但也确实无法以违纪来处理自己的小舅子和儿子。自己未来的继承人,自是要在治国理政、军事谋略等方面都要有所涉猎才行。大朗已经是个书呆子,二郎再打击掉积极性……所以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年少的姜世民自是以为自己和舅父的一番行径隐瞒得很好,所以心中有了一些问题,自是不敢问自己的父亲。那样的话,便是连舅父都一起出卖了。

但最近这一个月的时间,往日聚少离多的父子二人因着去朝歌城给外公奔丧的缘故一直生活在一起,让平日对父亲还有些惧怕的少年渐渐地和父亲不再那么陌生,亦感受到了父亲温柔的一面。今日话赶话赶到这里,这才敢将这个问题问出口。现在再听到父亲满口答应为自己解惑,兴奋劲别提多足了。

“我先问你个问题,你为何不提说晋阳城?”姜林先将了儿子一军。

“父亲,晋阳城位于华族和鬼方的交界之处。因着距离鬼方人太近,又远离王畿之地,若不是你当年带着黑舅父他们立志在此立城,又会有多少华族人愿意无故迁往这个地方?此地距离我华族繁衍生息几千年的核心区域太远,若是想依靠此地控制整个华族,恐怕有些难。而父亲立志建立一个以咱们华族人为主体的大一统的国家,这立都之地自是要位于华族人的核心区域才好。而晋阳城显然不符合这一特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说山河险要……孩儿虽然没有去过雁门关,也不知道雁门关里外地势有多险要。孩儿亦不知平城里的鬼方人这十年来是否已经可以说真的心向我们华族人,就单论山河之险,晋阳城以北只有雁门关这一处可扼守住鬼方人南下的通道,过了雁门关就是一马平川。父亲当年在平城这里帮鬼方人立城,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姜世民说到这里故意停了停。

“哦?双刃剑?你小子,什么意思?”姜林听到儿子如同一个大人一般说得有模有样,兴致也很高。

“就是平城里的外族人若是控制得好,平城自然就成了保卫我华族人势力的第一线,如同一个楔子一般楔入到草原上。但平城里的外族人若是控制得不好,那平城就成了外族人袭扰、入侵我华族人的支点。有了平城在雁门关外守着,外族人进可攻,退可……以北方草原上那些人的战斗习性,我们的步兵连若是想进攻平城,光是应对他们的骑兵就够让人头疼的了。孩儿敢断言,雁门关、平城一带在以后的日子里,将是我华族人和外族人不断地进行争夺的要害。这样一个地方,距离晋阳城这么近……孩儿不敢想象……所以综上两点,孩儿觉得晋阳城将来做为立都之地,自是不妥。”姜世民在父、母亲的关注下,终于将自己心中的一番见地倒了出来。

“这些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听别人说的?”姜林已经不敢相信这是姜世民这么大的孩子能想到的东西。

“唔……父亲英明,这些有一部分是大舅父和杨伯他们讨论的时候,孩子听到的,还有一部分是孩儿自己想的。”姜世民见自己的一番言语轻易地就被父亲戳穿,脸上有些挂不住,忙朝姜林抱拳说道。

“那你问的渭河平原还是伊洛平原之说,又是出自何人之口?”姜林对儿子的一番说辞不置可否,接着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