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 540560(第12页)

540560(第12页)

汉天汉三年,刘彻在位43年,经过四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加之二十多年前屡次出击匈奴,二十年前生擒匈奴单于,灭以匈奴,从此,那令大汉饱受屈辱,令大汉不安的匈奴,不得不对大汉俯首称臣。

西域各国,匈奴残余的势力勾结,好战之族有心要与大汉抗衡,因而联合西域之内的种种野心勃勃的国家,以为未必不能对大汉造成一定的困扰。

结果却发现,困扰是不成的,自匈奴被灭后,刘彻派女儿刘挽镇守于西域之内,开互市,兴商道,更不吝啬于教各国的百姓以耕种的能力。

在各国的王室贵族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他们震惊的发现他们的百姓对大汉的各种认可,甚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百姓们对大汉的认可竟然远在对他们本身各政权的认可之上。

所以,想跟大汉作对完全不可能,防着大汉别把他们的人全都拐跑才是顶顶要紧的大事,否则他们都会遭受他们无法承受的后果。

正因如此,虽然不少人对大汉的各种新奇之物以及文化都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防备于大汉。

对大汉来说,他们那点小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大汉。

一心挑起国内众世族转对外头的刘挽,面对各国之内对大汉的人都心存戒备的情况,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对百姓好的知识应该推广传播。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绝不是空话。

比起大汉内的世族们,真把他们连根拔起极有可能会让大汉损失惨重,一但西域各国内的达官贵族胆敢生出对付大汉之心,说句不好听的话,开疆辟土的法子也并非只有打仗而已,用别的办法扩张大汉的领土,还真是大汉所求之不得的局面。

是以,刘挽镇守西域既大胆开互市,令各国互通有无,同时也在无声的扩张属于大汉的疆域。

元鼎元年,作为一个刚刚生擒匈奴单于,夷匈奴山的刘挽,面对失去匈奴的压制,蠢蠢欲动的西域各国,想要让大汉的商道畅通,刘挽秉持的是先礼后兵的原则。

代表大汉皇帝的刘挽,对所有西域国家都送去国书,表明大汉愿意和各国和睦共处,共谋发展的决心。当然,在刘挽已经跟各国相互间都已经得到不少好处的情况下,想跟刘挽做生意,做大生意的人们自然是不遗余力的促成与大汉的交好。

当然也会有不信邪的,认为打败匈奴的大汉或许只是运气好。

商道一通,与之而来的巨大利益,引得多少人为之趋之若鹜。免不得也有自以为是的国觉得他们能和大汉抗衡

据载,元鼎二年,匈奴单于被擒,大汉开商道通天下,汉使路过一小国名莫支,见汉行衣着华丽,生恶念而掠之。不承想臣汉使以三千人灭莫支小国,以令天下知道大汉之使不可小觑,更不可侵犯。

不过总是有人不信邪的,以为大汉鞭长莫及他们便可以欺负到汉使的头上。

有一回一个乌环小国,因与汉使起了冲突,一怒之下竟然杀了汉使,本来乌环小国内没有人当一回事,不料消息传回大汉,不好意思,杀人者偿命,没有一个人是例外。乌环之国,胆敢杀我汉使,必灭之。

而除了一个乌环国外,还有楼兰国也以杀汉使,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皆被灭国。

自此,大汉的使臣所到之处,不管他们身处于哪里,既为我大汉的人,他们的安全将由大汉来负责,谁敢欺负大汉的人,大汉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管。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并非一句空话,而是刘挽在西域之内,用实打实的能力昭示于各国。

大汉的使臣不能动,大汉百姓不能动。纵然是大汉的货物也不能动。

在一回一回的明知故犯中,诸国真正见识到大汉的强势,也明白大汉对各国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奉还。

自此,西域各国的规矩随刘挽强势而且高情商的拉拢与互利之下,自不必说,都唯大汉以马首是瞻。

若非五年前大将军卫青征于西南之地,突然生病倒下,那时候大战在即,刘彻也不会将刘挽从北调到南,以令刘挽速速接手西南之地,迅速平定西南,而且最近又开始接手东北之事。

那些个落后的部族,以为他们依山傍水必然能够拦下大汉的军队。是,大汉是得一个个的将他们收拾妥当,如卫青自漠北之战后,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平定西南和东北等地上,每平定一国,刘彻就给卫青以免死一次的机会,如今卫家得到的荣宠,世间无可敌之人。

但念及卫青所立下的显赫功劳,谁都不得不服。

而刘挽比之卫青的功劳,于大汉之内,不相伯仲。而自刘挽接手后,无论是西南亦或者东北,只在于安定。

在这一点上,刘彻选择将刘挽调过去的最大原因莫过于刘挽懂得安定人心,也懂得该用哪一种方式可以让人心聚拢。

在刘彻看来,打下了城守不住,反反复复是最让人闹心的,卫青作为一个大将军,他未必没有能力像刘挽一样,安抚于人心,收拢人心,但他的位置注定让他没有办法做得太多,只因为做多了反而会让他无法再上战场。

战场,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人,卫青此生所愿是死在战场之上。

于西南之时,卫青已然命悬一线,这样的情况下刘彻丝毫没有犹豫,立刻让卫青回长安休养。

西南多瘴气,在许多的人眼里西南临山靠水,山林茂密,让人根本无法探清西南到底有什么东西,有多少的人。

但边境不宁,刘彻是断然不能容忍的。

随百越安定,刘彻也从百越人的口中得知山中山民不少,都未经教化,说的都是他们听不懂的语言。

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对吧。

人在刘彻看来才是最重要的。大汉地大物博,只要有人,大汉就能容得下。

随后刘彻让人将大部分的兵力开始向南移,西域有刘挽在,一个刘挽顶得上十万大军,事实也一如刘彻所料。

刘挽在,不管有多少想要冒犯大汉的人,他们都将为此而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会是例外。有勇有谋的刘挽,既能令西域各国见识大汉的强势,也会让西域各国明白,追随于大汉,于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随着西域的安定,各国的臣服,大汉与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文化的融合让大汉越来越繁荣,也越来越美好。

刘挽自北到南后,短短的五年时间,更令百越等国,以及山民们归附,无数的山民归于汉,愿意从山上下来,大汉突然得了众多的人口,更叫刘彻甚喜。与之而来,如何安定山民,避免让这么多的人成为大汉的心腹大患也算得上是重中之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