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技是她小时候学来的本事。姑苏人最擅丝竹。爹娘给她请了本地很好的老师。陶冶情操之用,谁能想到日后用来娱人。
陈小珍微微一哂:“那我弹一曲周郎误。”
“不必,不用弹你平时常弹的,”男人皱了眉,“弹些雅一些的。”
“弹玉哨歌吧。”他说。
陈小珍抬眼看了男人一瞬。玉哨歌为赞咏大梁兵士护国牺牲而作,由已故的宠妃淑贵妃谱曲。正月十五,听这种荒凉幽远的曲子?她心里讶异,手上却没停,指腹一按,琴声就响起来。
天色渐暗了。厢房在二楼,窗子半开,窗沿放了花瓶,花瓶里一支红梅。红梅后头是回明窟常年昏暗的天,重重的楼宇,和那楼宇后耸立入云的佛塔。小贩吆喝,舞姬娇笑,客人争闹。许多杂音远远传在两人耳边,却谁也没主动关窗。陈小珍一直觉得泛音是琴音里最空灵的音。玉哨歌偏偏以四下泛音开头。
每触一下,余音悠远,像拨起人脑中回忆的弦。她刻意弹得慢,见那余音像一缕烟,在空中绕了几个来回,绕在男人眉端。这样幽静的调子,谁听了这曲子都要陷入遗憾。谁的人生没点遗憾?特地点名她要穿绿裙子弹,想必是之前见什么穿绿色裙子的女人弹过,又求而不得。求而不得,玉哨歌讲的就是求而不得。陈小珍慢慢弹完了一曲,见男人怔怔望着厢房里天青色床纱被风吹起来。
“弹得快和她一样好了。”他叹。
陈小珍不语,抱了琴,跪坐:“妾不敢。”
男人问:“有何不敢?”
“妾僭越。”
男人一笑,像是对她颇感兴趣似的,神情已从出神回忆变为盯着她的脸了:“你知道我说的‘她’是谁?”
陈小珍摇头:“不知道。但妾以为应该是客官珍重的人了。”
男人这回一怔,端着茶碗的手就有些抖。街边小贩吆喝声又传过来:“猜灯谜喽——三文一个——猜对送肉饼喽——”烟火气的声音与玉哨歌的哀伤大不相符。二人一时都静默。男人放了茶碗,盯着自己的手。这双手今早还推搡过当朝的储君。那人前段时间找他,说希望他帮忙办一件事。
这件事很大,大到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事情牵扯到已经死了的英雄,和这朝堂的根基。男人颇不赞同储君的鲁莽。但他又隐隐约约觉得欣喜。如果这根基恰恰能推翻,这王朝恰恰能有朝一日不姓李呢?
他苦读了那么多年,终于考中,却从来得不到自己珍重的东西。他入仕的时候,淑蘋就死了。他永远差那个男人一步。那个男人得到了淑蘋,可却任由她香消玉殒在禁中。
陈小珍看见男人在凝神,便没有打扰。元宵节本是合家欢聚之时,这个姓卫的男人却独自来听曲,想必也是个孤家寡人。陈小珍朝男人行了礼,走到窗边,刚想合拢窗子,看见楼下小贩手里的灯谜,不由得心里一动。
“三文钱给你,我来猜一个。”她抛了银钱下去。
小贩抬头,见一个绝色美人,大喜,赶忙收了钱,递上去一个灯谜。陈小珍取了灯谜,回头朝男人一笑:“客官要不要也来猜猜?”
纸条展开见一行谜面:雨打黄梅头。男人看了,困惑:“这说的倒不像京城景象了。”他沉思,“倒像是江南。”“巧了,我是姑苏人。”陈小珍笑。“姑苏?那真的是远。”男人轻叹。楼下小贩咚咚敲着锣,应该已经有第一个人猜出了灯谜,大家哄笑着分食着肉饼。
楼下越热闹,越显得这厢房里何其冷清。客人和妓女,本是最无情相对的角色,此时忽然有些惺惺相惜。“既是姑苏人,怎么会来京?”男人问。“为了找我弟弟。”陈小珍照实答,胸口却一起一伏。人流攒动的街上传来小孩子的笑。远处佛塔里金钟响起。太阳要落下去了。
“你弟弟叫什么,没准我能帮你找找。”男人诚恳。
陈小珍哀哀摇头。弟弟已经死了。这话她没说出口。她要找的不过是杀弟弟的人。正在那时,人群骚动起来。众人一脸莫名。小贩伸了头颈望了远处,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消息像浪花一样通过人群一层层传过来,才听得有人喊:“东宫着火了!东宫着火了!”
储君的住处失火,这可是天大的事。大家都慌了神。有人在街上奔跑起来。唯有这扇厢房的窗口,一瓶微微枯掉的红梅旁,陈小珍和男人静静站着。陈小珍淡漠。她对大梁贵族素无好感。就算死了一个也无甚波澜。而她看向身旁的男人,却见他像是惊得说不出话,脸色已然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