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家麦田那边,麦子那里的鸟可不是山上的鸟,它们可不知道要怎么吃,所以这段时间夏烈家麦田那儿可招鸟儿了,二爷拿了个稻草人过去,都吓不到它们。
夏烈看了一眼天气预报,打算这两天就把麦子给收了,这得请一批人了。除此之外,山上的樱桃都红透了,也得请一批人,也就是说,加起来要请两批人。
现在夏烈她家是有固定的两批人做事的,一批早上摘菜,一批早上摘草莓,是不同的两批人,而这两批人的工作都是在早上。
如今又要再招两批人。
不过现在在她家做工的人不少,人倒是很快就找齐了,而这批人里,和摘草莓和摘蔬菜的人也有重合的。
摘草莓和蔬菜这些人的工作只有早上那一会儿,中午下午的时间都是空闲的,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再胜任收麦子摘樱桃的工作。
夏烈询问过他们,他们再三保证两份工作都不会互相影响,便随他们去了,乡下人家,能赚钱的来路实在是太少了,像夏烈家这样的工作,都是大家求着要做的。
两批人分开,一批去摘樱桃,一批去收麦子,当然,前者的日工资比后者要少八十块钱,因为收麦子可比摘樱桃辛苦多了。
麦子金黄,麦秸扎。
这两天天气好,连日的大太阳,一群人赶在变天之前将麦子全部收了起来,装在袋子里边,而后用车拉走,再整整齐齐的堆在县里夏烈租下来的仓库里。
最后收成算下来,十亩地的麦子,一共收获了大概二十多万斤的麦子,亩产差不多两千斤。
现在的小麦亩产大概八百到一千斤左右,夏烈家的这个数据,基本是翻倍了。
夏烈倒是不意外,她家的麦子从种下去之后就一直长得很好,麦粒也大颗,会有这么高的产量,也是在意料之中。
而这么多的麦子,再收起来之前还得晒干,这样才能储存很久。
晒干的麦子送去面粉厂打成粉,那就
是面粉了。
夏烈在家里留了两千多斤的麦子,晒干之后装袋,放在楼上去,至于剩下的二十多万斤的麦子。
麦子还需要晒干,二十万斤,夏烈这里可没那么宽的地方晒,因而这二十万斤的麦子,她拿了十万斤出来,卖给了县里打过交道的袁家人。
袁家也是熟人了,夏烈打电话过去,还在S市的袁夏立刻就赶回来了,等站到夏烈面前的时候,风尘仆仆的,但是眼睛却很亮,精神蓬勃的。
也难怪他这么精神了,如今事业红火,新开的粮食店以夏烈卖给他家的稻谷和玉米为突破口,打开了市场,如今已经在s市已经算是小有名气了,那家店专供那些有钱人。
不过他可知道,要不是当初夏烈卖给他家的那批粮食,他新开的粮店哪里能这么容易就打开市场?
所以啊,对于夏烈的电话,他是一点马虎不得。
听到夏烈想卖小麦,人立刻就收拾着回来了,十分看重夏烈家的小麦。夏烈先带他去看了小麦。
新收的小麦装在袋子里,还带着几分潮,这也是夏烈为什么要急着将小麦卖出去,麦子水分没晒干,天气又热,是很容易发潮生芽的。
她这边倒是可以买烘干设备来烘干,但是倒是没太大的必要,因为她又不是专门做生意的,家里只留自己吃的就够了,用不着烘干设备。
袁夏抓了一把麦子在手里,忍不住道:“夏小姐,你家的东西,真的没有一次让人失望过,这小
麦真的很棒!"
是他见过的品质最棒的麦子了。
夏烈:"这麦子三块五一斤,你要的话,能卖你十万斤。"
袁夏基本没有任何犹豫:"好!"
夏烈爽快,袁夏也不扭捏,两人很快的就将合同签好了,袁夏也将购买麦子的钱转给了夏烈,寻了个时间将十万斤的小麦拉走了。
回去的时候,他眼底下带着黑眼圈,但是精神却十分的振奋。想来也是,有夏烈卖的这一批好品质的小麦,他家粮店的生意怕是又要爆火一段时间了。
而夏烈这边,麦子卖了十万斤,还有十二万斤左右,这剩下的,就是打算卖给网友的。。
麦子还没晒干,这时候还是有水分的,网友们买回去还得晒
干处理,因而夏烈要的价格并不算很高,一斤五块钱,比给袁夏的批发价格要高一块五。
不过要是一斤一斤的打包卖,十二万斤的小麦,光是打包就要累死人了,因而这次的购买数量,是以十斤为单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