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也尽量注意不怎么吃点心的,所以也不好和其他的做比较。可是那个甜甜圈真的很好吃,里面是黄色的,是鸡蛋和黄油的颜色。用的不是普通的白砂糖,而是蜂蜜和三盆糖[1],所以甜味柔和。该怎么形容呢,甜得很优雅。嗯,这个说法很贴切。
那个甜甜圈比她握起的小拳头还要大,我却在一眨眼的工夫就全部吃掉了,真的太好吃了。我问是从哪本书上找来的方子,结果她拿出了一份手写的制作方法。
“这是我母亲原创的方子。”她看起来特别自豪。
“太厉害了!天才哪!”
我已经没有别的辞藻了。现在想来,怎么能把大人叫“天才”呀。不过,她也重复着同样的词语,看来也说得过去吧。
“是的,我的母亲是做点心的天才。”
横网女士是那种类型的人吗?
并不是呀?学姐,您关心的是横网女士的女儿吧。那个横网,您脑海里想得起她的样子吗?
她和横网女士可不是一种类型的。横网女士看起来老老实实的,就是那种一般印象中的胖子。在认识那个女生之前,我也认定胖子都是她母亲那个类型的。说得难听点,就是孤僻人格。
学姐,您关注的是不是转移话题了。
但是,横网女士以前就擅长做饭吗?是吧,从她做的横纲级的甜甜圈就可以推断出来。
甜甜圈的配方中使用的是天然黄油,而不是人造黄油,而且还用了蜂蜜和三盆糖,所以我很担心成本会超预算,这样计划会被学生会叫停。但是,因为她的妈妈已经找到了可靠的渠道,可以买到便宜的原料,最终我们的计划通过了。
她妈妈好像在医院做过营养管理师。那时候虽然已经不在医院工作了,但是和原材料采购相关的供应商关系一直不错,就请人家帮我们提供原材料。
于是,他们送来了十罐蜂蜜,罐子大得让小熊维尼都会惊讶。
那么多的甜甜圈,我们必须利用放学后以及家政课上的一些时间分班级来制作。因此为了能够教会大家,我和她两个人先开始练习制作。
其中揉面坯是最辛苦的工作。她的和面盆中,面粉慢慢地变成了黄色的面团,可我的盆里的面粉总也团不起来。于是,你猜她怎么说?
“我这样胖胖的,羡慕吧?”
我当时好像是点了下头。但是,我觉得自己输了,咽不下这口气,就拼命地揉了起来,后来竟然也揉出一个表皮光滑的、黄色的大面团。
“做得很好,奖你一朵小红花。”
居然还被表扬了。她以为自己是老师呢。
接下来,我们就用擀面棒把面坯擀开,然后用模具做出甜甜圈的形状。挺有趣吧,如果只是做成圆形的话,估计很快就会厌烦了,可是两层圆形的套环形状却让人越做越起劲,也不知为什么。
中间的圆心去哪儿了?这个,还真让人挺在意的。我本来也打算问她,是不是可以做成小的蛋仔饼什么的。不过还没等我发问,她就把所有多余的中间的圆心部分拢在一起,和多余的边角料一起又揉了起来。然后,再擀开,用模具成型,接着再把多余出来的中间部分团起来。就这样一直反复多次,做成普通的甜甜圈形状。
到了最后,只剩下两个甜甜圈的中间的小圆面饼,团起来也已经不够再做一个了。
于是,她先把这两小块圆面坯放进油锅里。平塌塌的小圆面坯沉到了清清的油底,然后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在锅里慢慢鼓成圆球,浮了起来。
“漂亮的、漂亮的狐狸色!如果你没见过(狐狸色),那就是橘猫色,喵喵喵。”
您别做出这样奇怪的表情呀!这可不是我编的词,是她唱的。不过当时我倒是立马跟着一起唱起来。不,她说她没养猫。
甜甜圈正中间的小面团被炸成橘猫般的金黄色,这时她从锅里捞出炸好的部分,盛在托盘里,用一只手将托盘伸到我面前,说吃吧。然后,用空着的另一只手自己先拿起一个,一边说着好烫,一边放进嘴里。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拿起另一个,放进嘴里。
流汁的是黄油。虽然没有撒糖,却口味甘甜。
——因为所有好吃的成分全都集中到甜甜圈的圆心里了。剜出来,揉到一起,再剜出来,再揉到一起。这样,最后剩下的圆心是浓缩了所有最好吃的成分,母亲说,这是对制作者的奖赏。
那可真的是奖赏的味道,只不过一下子就没有了。
接下来,我们两个人便一头扎进炸甜甜圈的工作中。这个过程一点都不难熬,大概是刚刚被奖赏过的缘故吧。
“橘猫橘猫,喵喵喵。”我俩唱了有几十遍。
对了,我想起来了。当时看到她的侧脸,鼻梁挺挺的,我就觉得很漂亮。
嗯?学姐的表情怎么又怪怪的。您这个表情说明我说的和您的印象有出入。我也在想,学姐脑中的她,就算是性格不同,是不是和上中学时横网女士的形象不太一样呢?
要是那样的话,您的表情我就理解了。母女二人虽然都胖,但看起来有母女的感觉。可是认真回想一下,两人的长相压根儿就不像。她妈妈的五官可以说有点平,看上去就像平安时代的贵族脸。可是那个女孩圆圆的脸庞上排列着标致的五官。
就像希腊雕塑的那种感觉,眼睛也很大。我甚至还曾经想象过,她如果瘦下来的话,没准是一个相当漂亮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