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讨论了一番,但是并没有人起来提问,因为这一研究本身偏向于理论,大堆的公式推导一遍挺花时间。
见大家都没有提出啥问题,张辅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我感觉你这篇文章结果很漂亮,只是可惜你用到的方法是Loreau和Hector十年之前在《Nature》上发表过的,而且最近这一方面的研究热度特别高,09年以及12年都在《journalofEcology》以及《Ecology》上有发表过这一领域的文章。
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是在田间实验进行的,而咱们是进行大量的盆栽实验,而且还有干旱这一胁迫因子。这就是咱们的亮点所在,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工作,要是再早个五年,我觉得可以去试试正刊了,我记得Loreau他们那一篇《Nature》发表后几年内,验证性的工作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两三篇,都没有咱们的结果漂亮。”
张辅对此的评价毫无疑问称得上是过誉了,Loreau和Hector对于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的理论推导,能在一开始发到《Nature》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俩人是生物多样性实验这一领域的权威,要是换一个名不经传的人,很大概率都不会送审。而且后面几年继续在正刊上发文的,无一不是大牛。
楚灵在台上听见张辅如此夸赞这份工作,甚至都有点慌张,小声地说道,
“这主要是李荣的思路,我只是验证了他的猜想,根据他的思路去做的分析。”
听到这,张辅看向李荣,问道,
“你是怎么想的,我最先开始以为你想做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现在不声不响搞出这么大一个惊喜来。”
李荣回答道,
“之前多功能性相关的指标还没有测,手里只有多样性数据以及生物量数据。前段时间生物多样性实验都是用生产力来衡量生态系统功能的,而且咱们既有单种又有混种,就想着能不能从拆分生物多样性效应这块出发来进行分析。
现在咱们的结果表明,在干旱程度较低的地方,互补效应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而在干旱更强的地方,选择效应占据更强的地位,表明在干旱的初期,植物通过互补效应来维持更高的生产力,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更紧密。而在干旱加剧的情况下,选择效应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表明在严重干旱的地方,耐旱的关键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张辅点着头赞叹道,
“很漂亮的结果,这跟咱们传统理解上的植物对于干旱的适应策略也有很好的呼应。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维持生态系统维护和保持有着指导意义。你们抓紧写讨论,这种文章的讨论最好写了,因为一切都是按照咱们的设想去进行的,写完之后我们试一下《EcologyLetters》。”
这下轮到李荣惊讶了,小声地说道,
“《EcologyLetters》希望不大吧,咱们的工作没有到那个水准吧。”
要知道,《EcologyLetters》在传统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程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这本期刊原来的主编是负责《Nature》上生态分区的编委,后面辞职自己创办了《EcologyLetters》,打一创办开始便一炮走红,成为了每个生态学人心目中的“梦中神刊”,可惜收文要求太过于苛刻,甚至传闻有被《EcologyLetters》拒稿之后投中大子刊的情况存在。如果能发表一篇《EcologyLetters》,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可以被称之为生态学家了。
毫无疑问,张辅也是带着点尝试的意思,听李荣这么一问,也开始有些迟疑了,说道,
“咱们先试试吧,不行让审稿专家给咱们提提意见也行呀。你们先写吧,写完我找老外帮你们看看。”
底下的师兄师姐们都惊讶了,毕竟能让张老师去试《EcologyLetters》的文章实验室还没有过。
感受到下面投过来的一道道热切的目光,楚灵更加不安。好在张老师感受到她的局促,挥了挥手让她先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