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不苟言笑:“那你是否知道,全国做出这个试点的城市,你们郑城是唯一一个?”
张恪清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在批评他太过特立独行了吗?
但他没有退缩,坚持说道:“许多试点政策最初试行的时候,都是从一个城市开始的,甚至还有的是从一个县,一个乡镇开始。”
“我相信我们是第一个,但未来绝不会是唯一的一个,会有更多的城市将这些纳入政绩考核,更加重视这些数据,保持可持续发展,让一座城市,一个省份可以长久稳定的发展,消除一些隐患。”
领导又问道:“隐患?你的意思是其他省市的负债率和债务率高,就会带来隐患,有可能出问题?”
张恪清硬着头皮回答:“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们做过欧洲一些发达的城市、国家的相关数据对比,这两个数值过高的,城市破产的概率也是最大的。”
“我也赞同举债发展的路线,但就像是普通百姓家借钱一样,也要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借的太多,就可能被债务压垮。”
“不能只考虑自己任期的政绩,也要考虑城市的未来。”
说完之后,他看着领导,不知道自己的回答领导是否满意。
从领导的表情上,他什么都看不出来。
到了这个层面的人,早已经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你可知道国外的一些情况,跟我们国内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的做类比?国内许多省市的负债率也很高,甚至是常年保持着很高的比例,发展也是飞快。”
王主任站在一边,也想听听张恪清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张恪清继续说道:“国内的省市,我们当然也做过研究。我认为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一些省市负债率高,但同时有许多政策跟随,国家也需要他们举债发展。”
“一些举债的路线也是很成功的,比如举债建高速,建码头等,如今都带来了极大的收益。”
“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债务总额远超南河,但他们的财政收入也远超南河,比如魔都和京城,GDP超越南河是早晚的事儿,他们的基础打的太好了。”
京城如果不是将一些工业迁到了北河等地,GDP这几年发展也不会缓慢,但如今增速又快了许多,因为有太多的大公司在那边注册了,去那边创业的人也多。
“如果不做出限制,我认为会出现一个怪圈,那就是每一个执政的人都要举债去发展,因为继任者发现他们的财政收入偿还了利息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不举债发展就要倒退,如此债务越滚越大,一旦撑不住,麻烦也就随之而来。”
“国家的发展跟许多企业的发展一样,国内有许多企业也是这么走了下坡路,甚至破产的。”
领导思考了几秒钟,忽然又问道:“我听说郑城还有一个独特的举措,对房地产做出了限制,要求封顶才能预售?”
预售的事情已经讨论过很多次,封顶才预售的事情也在十年前就有人提出来,可一直没能推行,郑城这是又走在了前面。
张恪清解释道:“这个也是我做的,目前是封顶才能预售,之后逐渐过渡到现房销售,毕竟房子对任何一个老百姓来说都是家庭的主要资产,很多人心里也都觉得没有房子就没有家,所以此举是为了保障购房者的利益。”
“我也清楚这样会让房地产的发展放缓,增加地产商的资金压力,但实际上他们一样能赚钱,只是赚的少了,也能避免更多的人涌入到房地产行业,更不会让烂尾楼拖垮一个个家庭。”
领导微微点头:“你把郑城房地产新政策的资料送一份过来。”
房地产发展放缓,但也还是能继续发展,这也未必就是坏事,回去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积电公司的代表下午要过来,这个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一直是你在做吧?下午的时候,你也来旁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