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谁不赞同,那就是跟人命过不去!朕不愿意造孽,谁私底下造了多少孽障的,且行善积德,回头是岸!”
作者有话说:
中国古代是有食用罂粟籽的记载,目前国外在烹饪和烘焙中有使用罂粟籽调味的情况。我国法律禁止在
食物中添加罂粟籽,关于罂粟籽能否食用的问题,罂粟籽含有的吗啡等成分虽少,但被人体摄入后有累积效应,长期食用后有潜在的上瘾危险。
不知道二苏吃罂粟籽煮粥有没有上头,苏辙这个种田达人,他种罂粟是真事,可能苏轼也有种。搁在现代社会,苏辙种了那么多罂粟,足够民警把他家里铲好几回。
苏轼:童子能煎罂粟汤。
苏辙:予闲居颕(颍)川,家贫不能办肉,每夏秋之交,菘芥未成,则盘中索然,或教予种罂粟、决明以补其匮,寓颕(颍)川诸家多未知此,故作种药苗二诗以告知。
有引用苏辙的《种罂粟》: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余,松竹扶疏。拔棘开畦,以毓嘉蔬。畦夫告予,罂粟可储。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卢山。
第922章四爷不熬夜(81)
◎清世宗判典型案例◎
皇帝一言既出,京城风起云涌。
别的地方山高皇帝远,政令推行情况如何,这个不好说。反正在北京左右的这一片地儿,一群大夫抱着医术在日夜苦读,为接下来的《行医执照考核》做准备。而京城数家药铺挂上“停业”的牌子,被朝廷勒令整顿,情节严重者,涉案人员全部被抓了。
有一家叫做“回春堂”的药铺被官兵封住门口,掌柜、坐堂的大夫还有一个抓药的童子都被押在地上。官兵从药铺的柜子里面搜出来许多枚黑色的药丸子、尚未制作好的药材渣子,以及数十斤黑色的块状物体。
官兵头头将其递过去给陈太医辨认,询问道:“大人您看——”
“……这个药丸里头应该是加了阿片的,还有一些晒干的壳子正是罂粟壳。”
经验丰富的陈太医用水化开少许药丸,分辨着其中所用的药材。本来他是给宫人看病的,不过皇上叫他出来协助工作,他便跟随着官兵们出来干活。
得益于太医的身份,他不用参加《行医执照考核》!皇上说了,他们医术好,是免试通过的!
陈太医对于自己的优待表示满意,他免试得到《执照》,为皇上办事更是拿出十二分精神。他想让天下的同行们看看,皇上没有选错人!他是有这个实力的!
有好奇的群众围在药铺外头,伸长脖子问里头的人:“这是犯了什么人命官司?害死了哪个?”
陈太医通过检查残留的药渣,他大致分辨出来一服药丸里头所含阿片成分的比例。他皱着眉头,道:“这家药铺没有直接害死谁,但估计因它而伤亡的家庭不在少数。这家回春堂之前卖的什么止咳丸子,里面加了大量阿片。阿片极其容易上瘾,别到时候咳嗽没治好了,又新增了药瘾。这药不能断,一断就人难受得不行……”
陈太医这么一说,回春堂的掌柜和座堂大夫露出心虚的神色。一个大夫给病人开了什么药,到底心里有几分成算。对于黑心的商人来说,管你吃好还是吃坏呢。旁人天天过来买药吃,天天有生意做,那样岂不是很好吗?
“难怪我前头那一家,有个咳嗽鬼老过来买药吃呢!”人群中有人大声说着,“造孽,这样的黑心钱都有人挣!”
“要不是朝廷的人过来抓人封铺……咱们老百姓还不知道被蒙在鼓里多久……”
“皇上是青天大老爷啊——坏人就该抓——”
回春堂存在滥用药物的行为,证据确凿,被抓人确实不怨。它除了卖“咳嗽丸”,还有卖治疗肚子疼的“腹安丸”和治疗头疼的“舒脑丸”。经过检验,“腹安丸”和“舒脑丸”同样含有阿片成分。
有懂算学的小吏寻得这家药铺的账本,发现这家药铺一年下来通过售卖各种“有奇效”的药丸子,获利超过五千两白银。
积少成多,那得卖出去多少药丸子才能挣那么多黑心钱?这个涉案金额足够当作大案来办了!
回春堂的案子被当作是“典型案例”,送到皇帝的御案面前。萧靖看到这个案子,他跟弘昼商量:“要抓典型,回春堂这样的案子绝对不可以轻轻放过。朕不管他背后有没有人,是不是哪一家大姓门下的铺子,反正判流放都是轻的!”
弘昼问了一句:“皇阿玛,要不要株连九族?”
“九族那么多人,多少人冤枉啊。”萧靖横了这个儿子一眼,他知道弘昼嘴里浑话多,是信不得的,“回春堂掌柜和大夫判死刑,抄没家产。三族男丁流放,三代不得行医……至于那几个抓药的童子,念在其尚未成年,只算帮凶,不算主犯,判服役十年。”
“是。”弘昼把这个判罚结果记了下来。
在五阿哥看来,这个判罚并不算重。最近京城砍了多少阿片贩子?那些为了黑心钱卖药的大夫跟阿片贩子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