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穿成吕布女儿的我太难了[三国] > 208 风云际会63 要命的问题(第1页)

208 风云际会63 要命的问题(第1页)

今天天气不错,需要操心的事儿也不多,荀彧处理完手头要紧的公务后,获得了难得的闲暇时光。

他捧着仆从送来的温热茶水,端端正正地跪坐在垫子上,静静欣赏窗外的风景。

桃花杏花已谢,梨花却还开着,放眼望去,一片纯洁无暇的白,宛如云朵坠入凡间。

看了一会儿,荀彧放下茶杯,叫仆从套了马车,出城巡查。

在吕昭的授意下,经过几年的经营,襄阳城外空闲的土地都被分配给了挂在吕昭名下的自耕农,勤劳的百姓们如获至宝,在官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对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开垦,满满地种上了粮食、蔬菜和桑麻。

在丰壤buff的加持下,在环绕襄阳的汉水、沔水等河流的灌溉下,农作物们茁壮成长,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翠绿。

完成阶段性劳作后,农民们三三两两聚成群,挽着裤腿,赤着上身,坐在路边或田埂上边吃饭边聊天。

荀彧的车架和人群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他听不到聊天的内容,但却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车夫收到命令,在路边停车,荀彧下车后驻足观察了一会儿,似乎随便选了个方向,沿着田埂缓缓前行。

很快,一小撮聚集的农民发现了荀彧,他们脸上的笑容不自觉地舒展得更加诚挚,纷纷对这位南阳太守恭敬行礼。

坦白地说,荀彧不管是长相、气度、亦或者所处的地位,都很难跟黄土地扯上关系,但在泥石流吕昭的祸祸下,他学会了种田,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己买了块地,坚持每年都抽出一定时间亲自耕种,此举甚至一度在南阳士族间引领起了种田的潮流,之前来敏给吕昭写信,没少吐槽这事。

为了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各种问题,荀彧是真真正正下过基层的,哪怕他没像陈登一样长时间在田里吃住,但也亲自跟许多百姓打过交道,熟知他们情况的同时,也被他们所熟知。

这年头的百姓大多都害怕当官的,他们在地位远远高于他们的士人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为了不受到伤害,只能尽量避开。在这种情况下,能得到百姓们主动的笑脸相迎,实在是非常的难得。

面对热情的百姓们,荀彧微微勾起嘴角,露出礼貌但温和的笑容。他一一安抚慰问了他们,引导大家谈起最近的生活状况,哪怕是琐碎的家长里短也好,只是为了听听是否有需要解决的难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五一十地汇报近况,内容大多平淡而温馨,东家的小女儿到了年纪,进入学堂读书;西家的大儿子顺利毕业,成了一名小吏,全家都以他为荣;南家的女儿自己找了如意情郎,但父母不太满意,总想着再看看;北家的耕牛竟然一胎产了两只小牛犊……好吧这其实已经不算是新闻了,因为不知道从何时起,吕昭治下就总是冒出来类似的事,不只是牛,小到鸡、鸭、鹅,大到猪、羊、马,许多牲畜都经常诞下比过去多一倍的崽,久而久之,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如果吕昭听说了,她大概会默默地看一眼“丰壤”buff的部分说明段落——“可将农产品提升至原有225产量”——然后默默挪开视线,假装无事发生。

总之,大家聊天聊得挺热闹的,但完全没有到需要荀彧这个级别的官员操心的程度。

这其实是好事,天大的好事,说明百姓们安居乐业。

认真倾听了一会儿,记下几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承诺会尽快安排相关官吏解决并给出答复后,荀彧在百姓们的目送下告辞离去,回到了车上。

没接到命令,车夫没有贸然行动,而是老老实实地垂手等在车外。

驾车的马性格温顺,也没有闹腾,它只是小幅度地刨了刨蹄子,低头去吃路边的草。

荀彧端坐着,微微侧头,视线穿过掀起的窗帘,落入翠色原野,一点点延伸向更加遥远的、目光难以企及的天际。

他仍然很清楚地记得带着全族从颍川迁徙至魏郡,又从魏郡迁徙至南阳的往事。

曾经繁荣的城镇一座座空了,方圆百里渺无人烟,乌鸦成群结队在阴云密布的低空盘旋,发出嘶哑的鸣叫,道路旁堆满了瘦得皮包骨头、赤裸裸的尸体,有的是死于饥荒,有的是死于战火,不管因何而死,结局都没有不同。

有时会遇上逃难的百姓,各个瘦得不成人形,神色麻木,直勾勾地看过来,明明双眼无神,却令人不寒而栗。

有时会遇上小股土匪,所幸对方没有全然失去理智,知道几十人抢劫大几百人的队伍不太现实,即使有敢于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也被强壮的家丁们勇敢地赶跑了。

成年人尚且难以忍受,更别说幼童了,他们或许还不明白死亡的残酷,但深刻在血脉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令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到恐惧。人一害怕,就容易乱套,多亏了荀彧一贯治家严谨,上上下下都对他十分信服,他说什么大家就做什么,荀家人这才能一路有惊无险地抵达南阳。

荀彧并非坐而论道之徒,这一路的颠沛流离,使他真真正正看清了失去庇护的百姓们到底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

他少时遍读百家经学,青年立志忠君报国,想着总有一天要荡涤乱世,使天下恢复和平与安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阅历的增加,有些观念是会悄然转变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